“看白色墻壁時,眼前總有點狀、線狀黑影飄來飄去,像蚊子在飛”——這可能是飛蚊癥的信號。這種癥狀在明亮背景下更明顯,有時還會伴隨閃光感,尤其在轉動眼球時黑影會“游走”。

飛蚊癥并非真正的“蟲子”,而是玻璃體混濁的表現:眼球內的玻璃體原本是透明凝膠狀,隨年齡增長或其他因素發生液化、變性,混濁物投射在視網膜上,便形成了“飛蚊”。

飛蚊癥除了對患者視覺干擾外,嚴重還能使患者出現抑郁和焦慮加重、光散射以及對比敏感度下降等問題,對生活質量造成負面影響。

飛蚊癥的分類

飛蚊癥分兩種,生理性飛蚊癥和病理性飛蚊癥。

**生理性飛蚊癥:**常見于中老年人、高度近視人群。癥狀穩定,僅在特定背景下可見,不影響視力,無需特殊治療。

**病理性飛蚊癥:**多由視網膜裂孔、玻璃體積血、炎癥等引起,表現為黑影突然增多、視野遮擋、視力下降,需緊急就醫排查風險。

哪些人容易“招惹”飛蚊癥?

**年齡增長:**40歲后玻璃體老化加速,50歲以上人群約50%會出現飛蚊癥。

**高度近視:**眼軸拉長導致玻璃體提前液化,癥狀可能比常人早10年出現。

**不良用眼習慣:**長期盯著電子屏幕、熬夜等,會加重眼部疲勞,誘發玻璃體混濁。

**全身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因眼底血管病變,可能增加病理性飛蚊癥風險。

近年來,年輕人因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過度用眼,發病率呈年輕化趨勢。

得了飛蚊癥,該如何應對?

1. 先辨類型,再定方案

**生理性飛蚊癥:**若癥狀輕微,可通過“視而不見”讓大腦適應;若黑影明顯干擾生活,可選擇激光玻璃體消融術——通過納秒激光精準氣化混濁物,約10分鐘即可完成,術后恢復快。

**病理性飛蚊癥:**需針對病因治療,如視網膜裂孔需激光封閉,玻璃體積血可能需玻璃體切除術,避免延誤致盲。

2. 治療方式怎么選?

**激光消融術:**適合單一點狀、線狀混濁,無創、門診即可完成。

**玻璃體切除術:**適用于嚴重混濁或合并視網膜病變者,因創傷較大,需謹慎評估。

**藥物輔助:**氨碘肽滴眼液等可改善眼底循環,但效果因人而異。

3招預防飛蚊癥,守護清晰視界

**科學用眼:**每用眼40分鐘遠眺10分鐘,避免在強光下看屏幕,減少電子設備使用時長。

**定期檢查:**高度近視、50歲以上人群每年做散瞳眼底檢查,糖尿病患者每半年復查,早發現視網膜病變。

**營養補充:**多吃富含葉黃素(如菠菜、藍莓)、碘(如海帶)的食物,延緩玻璃體老化。

飛蚊癥雖常見,但并非“不治之癥”。若眼前黑影突然增多、伴隨閃光或視力下降,請立即就醫!多數患者通過科學干預,都能重獲清晰視野。

醫學科普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治療依據!

內容來源:

[1]2.Webb BF, Webb JR, Schroeder MC, North CS. Prevalence of vitreous floaters in a community sample of smartphone users. Int J Ophthalmol. 2013 Jun 18;6(3):402-5. doi: 10.3980/j.issn.2222-3959.2013.03.27. PMID: 23826541; PMCID: PMC3693028.

圖片來源:攝圖網、包圖網、原創設計

來源: 朝聚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