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兒哇——滋兒哇——滋兒哇——”

盛夏的上海,

除了蒸騰的暑氣,

還有鋪天蓋地的蟬鳴。

走在街頭巷尾,

那此起彼伏的叫鳴聲

仿佛成了城市的背景音,

甚至“上海蟬尿如下雨”話題

一度沖上熱搜,

令人哭笑不得。

(文末有彩蛋)

圖片來源:社交媒體

今年的蟬為何格外多?

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周興苗介紹,蟬存在“大小年”現象,這與多個因素有關,包括非生物和生物因素。例如,蟬卵在秋冬季孵化并落入土中時,環境和氣候條件會影響其后續生長。而今年遇上蟬的“大年”,不同生長周期的蟬品種疊加出現,多種類同時迎來“大年”,使得蟬的數量格外多。

蟬的卵和幼蟲對溫度、濕度非常敏感。如果某一年夏季雨水充足、氣溫適宜,雌蟬的產卵成功率會顯著提高,土壤中的幼蟲也能更好地存活。成蟲的壽命很短,通常只有1-2個月,它們的使命就是交配繁殖,雌蟬會將卵產在樹枝的木質部里,卵孵化后,新一代幼蟲又會落入土中,開啟新一輪循環。

蟬為何會“尿如雨下”

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蟬尿液的成分主要是水,以及從樹汁中帶來的少量礦物質、植物代謝物,還有蟬自身代謝產生的極少量的含氮廢物(如尿酸等),對人體健康造成風險極低。蟬吸食的樹汁密度很低,即便喝得飽飽的,其中含有的營養也遠遠不夠。因此,它們在吸食的同時,會快速過濾出其中的營養物質。樹汁里的水分會被蟬體內一個名為“馬氏管” 的結構吸收,多余的水分則直接進入后腸,最終從消化道末端排出。而剩下的糖分被濃縮后,會被蟬消化吸收。由于蟬一直在吸食,尿液也在不斷積聚,等攢到一定量時,就會一股腦兒排出。

為什么有些蟬排出的滴液量非常大?

上海師范大學生物系動物學副教授湯亮表示,這和蟬的種類有關。他注意到,網友拍攝的“蟬尿如雨”視頻中的蟬是黑蚱蟬,這種蟬本身個頭大,而且喜歡集群,一棵樹上會聚集很多雌雄個體,因此會有大量水珠滋出。尤其在蟬受精的時候,滴液也會“急得像尿液一樣飆出”。

不建議在城市捕食蟬

蟬的確有食用和藥用價值。蟬體蘊含豐富營養物質,有很多蛋白質,維生素及各種有益微量元素也高于一般肉類。

雖然蟬的確可以食用,但相關管理部門和綠化養護專家并不建議在綠化養護程度很高的城市化地區捕食蟬。因為蟬的主要食物是樹木根系或枝干中的汁液,在蟲害高發季節,城市綠化使用蟲藥的可能性較大,存在內吸性或系統性殺蟲劑中的高濃度有害物質積蓄在樹中,進而通過樹汁遷移到蟬體內的風險。

此外,路邊的行道樹等綠化長期接觸汽車尾氣,可能富集土壤中的鉛、鋅等重金屬,還可能含有高含量的致癌物多環芳烴;香樟等樹木天然帶有烷烴類、酚類、烯類、樟醚等成分,對人體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這些物質也可能通過攝食蟬而遷移進人體。

有人認為,

有蟬鳴聲才算夏天,

被蟬尿滋一下也無礙,

可要是樹上突然掉下個

“蟬妹妹”

圖源:網友知予

該如何應對?

在線等,挺急的!

編輯:四月

來源: 中國新聞網、解放日報、澎湃新聞、九派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