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來臨,高溫天氣下,兒童青少年在戶外,耍時間長、運動量大,很容易感到不舒服甚至中暑,重度中暑,又稱作“熱射病”,是每年夏天的“高溫殺手”,如何平安度過暑假,這份兒童避暑指南,各位家長朋友可一定要收好。
先來看些案例案例警示一
2025年7 月 4 日下午,山東煙臺市芝罘區一中學一名 12 歲男生在操場參加完 400 米體測后倒地。當日 14:52,患者被送至煙臺海港醫院時仍無自主呼吸、無脈搏,意識消失。經搶救無效,家屬于 17:15 放棄搶救并簽字。
案例警示二
2023年7月,一名兒童在戶外長時間運動后未飲水,出現神志不清情況,被家屬送醫院診治。院內醫生為其測體溫41攝氏度,診斷為熱射病,給予了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并物理降溫。后該兒童轉診接受進一步救治。
案例警示三
2022年8 月 23 日下午 3 時許,廣東一名 9 歲男童被母親駕車帶到工廠,母親停車后將孩子遺忘在車上。到 16 時左右發現孩子不見,找到時男孩趴在車里,幾乎沒有反應。送醫后診斷為熱射病,孩子入院時體溫已超過 42℃,處于昏迷狀態。
什么是熱射病
熱射病是因高溫導致體溫調節功能失效,體內熱量過度蓄積引發的致命性疾病。
該病最可怕的是,從輕微中暑發展到致命性熱射病,可能只需要短短幾小時,患者會出現意識模糊、抽搐、無汗、高熱等癥狀,不及時救治,將導致不可逆的器官損傷甚至死亡。
熱射病不僅易發生于戶外陽光暴曬環境下,長時間處在密閉、****通風條件差的環境下,也容易得熱射病。為什么兒童更容易得熱射病
**1.體溫調節能力差:**兒童汗腺發育不完善,出汗少,散熱慢。
**2.代謝快、產熱多:**單位體重產生的熱量比成人更高。
**3.表達能力有限:**嬰幼兒無法準確表達不適,等家長發現時可能已經很嚴重。孩子出現這些癥狀,家長需警惕!
1.先兆中暑(立即干預):
臉通紅、煩躁、口渴;大量出汗、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哭鬧不安。
2.熱射病危險信號(必須送醫)
體溫>40℃(摸皮膚燙手,但可能無汗);意識模糊、抽搐或昏迷(如叫不醒、胡言亂語);皮膚干燥無汗(嚴重時反而停止出汗);嘔吐、呼吸急促、心跳極快。
注意:嬰幼兒無法準確表達不適,可能表現為“拒奶、持續哭鬧、前囟門凹陷(脫水)”,需格外關注。
來源: 國家應急科普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