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突然變“懶”,****很有可能是帕金森病的信號帕金森是發生在中老年群體身上常見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目前無法治愈,只能通過各種手段控制疾病所帶來的癥狀。

根據《柳葉刀》雜志上相關的研究數據顯示,我國65歲以上的人群帕金森病的患病率約為1.7%~2%。目前我國帕金森病患病人數已超過300萬,居全球第一位,更讓人擔憂的是,到2030年,患病人數可能會去到500萬。

臨床上針對帕金森的發病原因以及機制尚不明確,但國內外多項研究都均認為與遺傳、環境、年齡以及神經系統老化等因素相關,約10%的患者家族內有相關病史,尤其是50歲以下的人群發病與遺傳因素的關系很大。

帕金森最為典型的特點就是“懶”。但患者身上所出現的“懶”和普通的懶不同,是由于身體僵硬、行動遲緩以及反應遲鈍所致的“懶”。

帕金森早期會有這4個明顯的運動癥狀,一旦發現要及時警惕:

1.手抖

早期患者會出現肢體不自覺地抖動,一般會先從一側開始,手部會不自覺“搓丸”,隨著病程發展會逐漸發展到上肢、下肢、頭顱以及軀干,無法自主控制地抖動。

2.走路不穩

容易出現平衡障礙,在正常行走時很容易步態不穩而導致跌倒,尤其是在上下樓梯、轉彎時更容易跌倒。

3.肢體僵硬

在走路時會明顯感覺頭部前傾、姿勢異常、膝關節彎曲,站立的時候會有明顯的駝背。從坐位轉換到站位時會感覺特別吃力,肢體關節很僵硬。

4.自理能力下降

帕金森還會導致患者的正常生活受到影響,包括吃東西、漱口、系鞋帶、穿衣服等日常行為都無法自主做到。

老年人常做家務,****可降低死亡風險家務活對很多人來說十分費時費力,但你知道嗎?對于老年人來說,適當做家務是個非常好的運動,可起到很好的養生防病作用。

2021年11月,新加坡理工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發表在《英國醫學雜志》子刊上的一項研究指出,老年人多做家務,不僅增強記憶力和認知水平,還可以降低因跌倒所引起的死亡風險。

該研究人員分別對來自于新加坡社區的489名年齡為21~90歲之間的受試者進行了調查研究,根據年齡把所有受試者分為65歲以下組和65歲以上組。

結果有三大發現:

1.老年人家務做得越多、強度越大,認知水平越高,尤其是注意力、記憶力方面會有很大的提升。如經常進行拖地、擦窗戶等重家務,可讓注意力得到提升;進行洗晾衣物、做飯等輕度家族,可讓記憶力得到提升。

2.家務活做得多還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死亡風險,尤其是因為跌倒所致的死亡風險。因老年人注意力、認知功能下降、步態不穩等,與更高的跌倒風險有很大關系。

3.不過,家務活做多做少對于年輕人的認知功能、感覺運動等功能影響不大。

無獨有偶,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的研究人員曾在發表在《美國老年醫學會雜志》上,調查分析了6000多名63~99歲受試者后發現,相較于基本不運動的人,每日進行30分鐘的疊衣服、拖地等家務,可讓死亡風險下降12%。

不過,家務也有輕重之分,做對了有助于延壽,做錯了反而增加死亡風險。

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人員在《PLoS One》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男性多進行一些繁重的家務,與全因死亡風險下降19%、癌癥死亡風險下降48%相關。即便是參與輕家務的男性,也與死亡風險下降33%相關。但對于女性來說,進行重型家務反而會導致全因死亡率上升13%。

中老年人做家務不想傷身,**這4點細節要牢記
0
1****勞逸結合**做家務的時候要注意不能長時間保持一個動作,建議做10~15分鐘休息一會,活動下腰椎、頸椎、手腕。如若家務活比較多的話,可以與家人分工合作。

02****緩起慢轉在彎腰洗碗、洗衣服要起身的時候要注意動作緩慢,否則很容易閃到腰,尤其是老年人更需要注意。

03****彎腿不彎腰在搬抬重物的時候,要注意彎腿不彎腰,否則很容易傷腰。年紀大的人要力所能及做家務,這些重活盡量別去做了。

04****注意防煙霧

經常做飯的人一定要開抽油煙機,在烹飪結束后也要開著幾分鐘,這樣做減少廚房內的油煙殘留。一些經常使用清潔劑的人,也要注意佩戴好口罩,這些洗劑內的成分也有較大的刺激性。

帕金森會給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都帶來巨大的威脅,該癥早期出現的癥狀很容易被忽略,以至于延誤最佳的治療時機。日常一定要多留心觀察家里老人,發現異常及時就醫。

來源: 中科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