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人類可以登陸火星,第一個移民火星的地球生命體會是什么?
新疆科學家給出了答案——或許就是新疆沙漠中的齒肋赤蘚。
“以后如果你和馬斯克上火星,可能只能見到這種植物了。”近日,新疆植物學會理事楊宗宗走進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實地科普這種未來有望登上火星的植物。
齒肋赤蘚是一種沙漠苔蘚,單個植株僅有2-8毫米,大面積集中分布在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楊宗宗介紹,在沙漠這種炎熱、干旱的極端環境下,齒肋赤蘚練就了一身抗逆的本領:能耐受自身98%以上的細胞脫水“干而不死”、耐受-196℃超低溫速凍“凍而不死”、耐受超過5000戈瑞伽馬輻射“照而不死”。
齒肋赤蘚仿佛有著金剛不壞之身,不僅“不死”,還能“死”而復生。在黑褐色休眠狀態時,一旦遇水,就會實現秒速復蘇、變綠并恢復生長。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科研團隊研究發現,在模擬火星環境中,齒肋赤蘚更是展現出極強的生存能力。在低溫、高濃度二氧化碳、低氧以及強紫外線輻射等多重壓力下,這種小苔蘚依然能夠存活并保持再生能力。這也是高等植物在火星模擬條件下存活的首次報道。
“生存大師”“荒漠茍王”“復活者”……未來,齒肋赤蘚或將擁有一個新的昵稱——“星際拓荒者”。
來源: 石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