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中“加強青少年科學教育,激發創新活力”的核心要求,推動科普教育與實踐深度融合,6月22日,“百嘎麗”逐夏夢“科技館里的科學課”以 “VC碘伏顯影信” 為主題,開展了一場集趣味性、探究性與教育性于一體的科普實踐活動。
活動伊始,科學輔導員以“神秘藥水”制造懸念,通過在白紙上書寫隱形文字、噴灑碘伏后顯現字跡的演示,瞬間點燃青少年的好奇心,為后續探究埋下伏筆。
為引導孩子深入探究顯影原理,課程設計了系統的對比實驗環節。參與者分別使用玉米淀粉溶液、鹽溶液及清水進行書寫,并觀察噴灑碘伏后的不同反應。實驗中,玉米淀粉遇碘呈現深藍色,而鹽溶液與清水書寫區域無明顯變化。鮮明的實驗差異促使孩子主動思考物質特性與化學反應的關聯,在實踐中培養科學觀察與邏輯推理能力。
課程尾聲,科學輔導員揭曉“神秘藥水”為維生素C溶液,并結合簡化版氧化還原反應動畫與生活化類比,深入淺出地闡釋VC的還原性如何使碘伏褪色顯字。通過將抽象化學原理轉化為具象認知,幫助孩子構建“現象—原理—應用”的完整知識鏈條,實現從感性認知到理性理解的跨越。
本次活動以“先體驗后揭秘”的教學模式,有效培養了青少年的觀察力、邏輯推理能力及科學探究精神。參與學生不僅掌握了VC溶液配制、顯影實驗操作等實踐技能,更深刻體會到科學知識與生活場景的緊密聯系。
未來,“百嘎麗”逐夏夢“科技館里的科學課”將持續創新科普形式,為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培育創新人才提供實踐平臺。
來源: 鄂爾多斯科技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