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已經擰開過瓶蓋的飲料中,哪一個容易長出細菌等微生物?
??果汁??礦泉水??運動飲料??奶茶??純茶
想好了嗎?下面要公布答案了:
以上飲料全都容易在開蓋后滋生微生物!
相信很多朋友已經開始撓頭了:有糖有奶的飲料,有營養的東西人和細菌都喜歡,但礦泉水和茶,真的也會長微生物嗎?
正值菌菌活躍的酷暑,讓我們來看看容易變質的飲料都有哪些,以及讓飲料容易變質的雷區,你踩了三個還是五個。
飲料變“王招菌”,白水和茶也難免
我們先來看一個實驗。
研究人員買了各種塑料瓶裝的飲料,包括:
采購清單
3種碳酸飲料:可樂、無果汁汽水、含果汁汽水
2種含乳飲料:奶茶、牛奶咖啡
3種果汁:橙汁、蘋果汁、番茄汁
3種運動飲料:糖度4.5、糖度6.7、糖度7.8*;
4種茶飲料紅茶、綠茶、烏龍茶、混合茶
礦泉水
*糖度(Brix)是飲料指標的常用單位。糖度為1,代表與1克蔗糖溶于100克溶液產生的折光率相當的濃度。
嗯,基本上涵蓋了市面上所有飲料種類,很全乎了。
首先是實驗的第一組,“倒一半組”。
研究人員把飲料打開,倒出來一半,再擰好蓋子放在常溫環境里。然后在第1天、第3天、第6天、第14天,分別測定飲料中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
結果發現,多數飲料中都發現了微生物,最令人吃驚的是,礦泉水和茶飲料中也檢出了微生物!
這要是放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經意間就噸噸喝下了細菌培養液呀!
再來看實驗的第二組,“喝一半組”,結果更加令人驚訝!
這回研究人員讓志愿者**打開飲料、嘴對著瓶口喝掉一半,再擰上蓋子放置在常溫中,**并用同樣的方式測定微生物。
結果如下:
??和“倒一半組”相比,“喝一半組”飲料更容易檢出微生物,而且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都明顯變多;
*倒一半組每種飲料的樣本量為20
**喝一半組每種飲料的樣本量為22
??不少飲料在放置的第3天,菌落數量就比第1天多了許多,甚至接近峰值;
??“喝一半組”中微生物檢出率最高的幾種飲料,依次是奶茶、混合茶、牛奶咖啡/烏龍茶、礦泉水、番茄汁/綠茶。
是誰經常把喝不完的飲料隨手放桌上?是你是我!
是誰拿起放了三天的飲料就喝?是你是我!
是誰以為白水和茶沒糖沒奶不會變質?是你是我是大家!
有這些體質的飲料,更招菌!
擦掉冷汗,我們回到知識的海洋。
開蓋后的含乳含糖飲料容易滋生細菌,這個很多人都知道,那白水和純茶變質腐敗的原因呢?
事實上,不止營養,還有很多條件都會讓飲料更容易變成細菌水。
有營養
微生物也是生物,也喜歡大吃大喝!
相比用香精色素調制的飲料,加了果汁、糖、牛奶、椰奶等原料的飲料富含各種營養,更是細菌、霉菌等微生物成家立業、生兒育女的理想場所。
人類:哇,好想喝!細菌:哇,好想喝!
補充個冷知識:營養含量高低,和滋生微生物的風險及速度沒啥必然關系——換句話說,低糖飲料中的微生物,不一定長得比高糖飲料中慢,畢竟微生物個頭那么小,給一點點糖就足夠吃飽了!
Call back上文中的疑問,為什么礦泉水放久了也會長微生物?
這是因為礦泉水中依然有少量的可溶性固形物、有機物質和碳酸鹽,對于一些微生物來說,已經足夠吃喝和繁殖啦。
pH值不夠低
大多數食品中的致病菌,都不喜歡pH值小于4.6的環境,所以相比pH值低的飲料,pH值中性或偏高的飲料更歡迎微生物。
我們常喝的飲料中,汽水、運動飲料、大部分果汁,pH值都小于4.6,單論pH值的話長菌風險不那么高;
甜甜的熱帶水果果汁、茶飲料、綠豆湯、薏米水、奶茶等,pH值一般高于4.6,在pH值上屬于招菌體質了。
再call back一下實驗:各種果汁中微生物最欣欣向榮的是番茄汁,這些果汁中pH值最高的也是番茄汁。
但也不是說pH值低就能杜絕微生物啊!
一些耐酸的微生物可以在偏酸的汽水、果汁里生長,好在大多只是引起渾濁、異味、變色等,一般不容易致病。
沒氣泡
裝備二氧化碳后,飲料的抑菌能力開始提升:
??二氧化碳的加入降低了飲料和飲料瓶中的含氧量,直接拒掉了許多需要氧氣的微生物;
??二氧化碳溶于水變成碳酸,降低了飲料的pH值;
??充氣形成的高壓環境也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所以相比充入二氧化碳的碳酸飲料,沒氣泡的飲料更容易長微生物一些。不信你翻回去看看開頭的實驗,可樂的養菌能力是不是低到讓人意外?
放在室溫中
室溫養菌,這個不用多說吧?
最近很多人自己在家煮綠豆湯,發現不過一個下午,綠豆湯就餿了,這里面大概就有溫度的原因。
網友熬的綠豆湯,已經發黏冒泡了丨小紅書/Meetagain
綠豆湯煮好,得從100攝氏度開始放涼再喝吧?稠稠的綠豆湯降溫慢,加上營養豐富、pH值又比較高,在你入口前就給了微生物大量的時機鉆進去搞破壞。
還有的人用電飯鍋煮綠豆湯,然后按下保溫鍵想慢慢喝。
但保溫鍵不是保鮮鍵啊!一些電飯鍋的保溫,剛好營造了微生物喜歡的濕熱環境,而且電飯鍋的密封效果也不行,蓋子頂上的氣孔不僅能放氣出去,也能放微生物進來。
引入了微生物
瓶裝、罐裝的飲料,在生產和包裝時經過了滅菌處理,即使開蓋后打破無菌環境,微生物的起跑線還是要低一點,相對來說風險較低。
但要是像上面的實驗中那樣,開蓋后嘴對著瓶子喝了一口,相當于用嘴給飲料接種了微生物,風險又上去了!
瓶裝罐裝的飲料經過了滅菌,所以保質期很長
現做的奶茶果汁、自己熬的綠豆湯酸梅湯養生水風險更高,不僅食材沒有滅菌步驟,廚房工具和容器的滅菌也不算太徹底,飲料中的微生物有更高的起點,長起來自然更快。
現做的飲料里本身就有不少細菌了丨圖蟲創意
一口氣喝不完兩杯的話,買一送一的奶茶就別要了,否則在旁邊放幾小時后,送的那杯奶茶就是請微生物喝了。
看到這里是不是感覺腦子暈暈的?我們總結了4句話,幫你夏日喝水不竄稀:
??防止飲料變質的最好方法是一口氣喝掉;
??一口氣喝不掉?倒進杯子里喝,或者買小瓶裝;
??現做的奶茶果茶養生水,冷藏超過12小時也別喝了;
??開蓋放了3天的飲料,直接扔!
來源: 果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