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用良種不同雜交種遺傳特性不同,應因地制宜選用優良品種。土質肥沃及栽培水平高的地塊,宜選用豐產性能較高、耐密性強的雜交種;土質瘠薄及栽培水平較低的地塊,宜選用適應強的雜交種。二、合理密植根據品種、地力、栽培方式,因地制宜地確定適宜的種植密度,保證有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使莖桿粗灶,特別是滿足中部葉片對光照的要求,保證果穗良好的發育,是減少玉米倒伏、空桿和缺粒的主要措施。采用寬窄行種植,對改善群體內光照條件有一定作用,也可降低倒伏、空桿和缺粒率。三、適時早播夏玉米適期早播,不僅能充分利用光、溫、水資源,更重要的是使雌穗分化提早,在7月上中旬高溫季節前完成,使穗分化期在較低溫度下進行,分化時間長,有利于小穗分化,提高結實率。四、合理肥水管理適時適量供應養分,保證雌穗形成和發育所需要的養分,并注意施足氮肥,配合磷、鉀肥。從拔節到開花是雌穗分化和授粉的關鍵時期,肥水供應及時,能促進雌穗分化和正常結實。對土壤肥力低的地塊,應追施肥料,追肥宜采用前重后輕,即第一次追肥在拔節期施入,占總追肥量的60%,其余40%在大喇叭口期施入;對土壤肥力高的田塊,宜采用前輕后重式追肥,即在拔節期追施總量的30%~40%,大喇叭口期追施60%~70%。對肥力較差、長勢弱的田塊,定苗后立即追施適量氮肥提苗,一般占總追肥量的25%左右,對局部點片的弱苗應進行單株管理,偏施少量氮肥,以保證苗壯、苗勻、苗齊。
在水分供應上,拔節后玉米生殖器官發育旺盛,水分供應適時、適量,不僅可以促進雌穗發育,還可縮短抽雄與抽絲間隔,使雄穗散粉和雌穗吐絲協調,利于授粉,增加結實率。因此,穗期應結合追肥進行灌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70%~80%。水分過多時,應及時排水防澇。五、加強田間管理在玉米生育期,應及時中耕培土除草,選留壯苗,控大苗促小苗,加強病蟲害防治,進行人工輔助授粉等,對降低倒伏、空桿和缺粒有一定作用。
來源: 公眾號:土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