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耳朵像被一層膜包住,聽聲音聽不清?
耳朵里經常有嗡嗡的蟬鳴聲,過了一會兒又自動恢復?
總是忍不住想要掏耳朵,看電視時音量開到很大也沒發覺?
如果出現了這些情況那可要注意了,這可能是患上了“分泌性中耳炎”。
家住洛陽的張阿姨,最近總感覺右耳朵里“悶悶”的,晚上睡覺的時候還總覺得耳朵里有“咕?!钡牧魉?。更糟的是,聽力越來越差,看電視音量調到很大都聽不清,意識到不對勁的張阿姨在女兒的陪伴下來到鄭州民生耳鼻喉醫院就診。
經過門診部徐留見主任仔細檢查后,發現張阿姨患上了分泌性中耳炎。
那么,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都有哪些癥狀?我們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預防?今天,我們邀請到鄭州民生耳鼻喉醫院門診部徐留見主任為我們詳細解答。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發生在中耳部的非化膿性炎癥,區分它和其他中耳炎的主要一大特征就是,分泌性中耳炎不會流膿,它的主要癥狀是中耳積液和聽力下降。
為什么會出現分泌性中耳炎?
關鍵就在咽鼓管!
咽鼓管(又稱“耳咽管”)是連接鼻咽部和中耳的一條細小通道,也是中耳與外界溝通的唯一“門戶”。正常情況下,它通過開放和關閉來調節中耳氣壓,保持鼓膜正常振動。
但如果咽鼓管異常,無法正常開放,中耳腔內的空氣會逐漸被吸收,形成負壓,就像一個被抽空的氣球,導致鼓膜內陷。此時,中耳黏膜會滲出液體并積聚,最終形成分泌性中耳炎。
可以說,咽鼓管功能異常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因此,任何引起咽鼓管異常的因素都可能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常見的誘因有腺樣體肥大、下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鼻咽部腫瘤、上呼吸道感染、咽喉反流等......這些因素都可能讓咽鼓管“罷工”,引發分泌性中耳炎!
如果得了分泌性中耳炎,一般有如下癥狀:
01耳悶聽力下降:耳朵里感覺像塞了東西,有悶脹的感覺,聽聲音也像蒙了一層東西,模糊不清。
02耳痛:耳朵有隱隱的疼痛感,尤其在吃東西,打哈欠時加重。
03耳鳴:部分患者出現耳鳴癥狀,有“咕嚕聲”、“嗡嗡聲”等聲音。
如何預防分泌性中耳炎?
避免感冒
夏天空調使用頻繁,室內外溫差大,頻繁進出空調房間會引起鼻塞、流鼻涕,導致鼻腔通氣不暢,從而引起咽鼓管堵塞。
所以,夏季使用空調的時候,溫度不要過低,避免空調直吹,誘發感冒危機。
控制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會引起鼻腔黏膜水腫和咽鼓管咽口黏膜水腫,進而使咽鼓管堵塞。
夏天作為過敏性鼻炎高發的季節,需要易過敏的寶子們加強防范,定期清洗空調濾網,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減少過敏原。
保持耳朵干燥
夏日炎炎,游泳是人們最喜愛的消暑方式之一,大家游泳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耳部正確的防護,游泳、沐浴時,佩戴好防水耳塞、泳帽,防止耳朵進水。
增強抵抗力
健康生活,從運動開始。合理的運動不僅能提升免疫力,還能減少上呼吸道感染的風險,從而降低中耳炎的發生概率。
及時治療鼻咽部疾病
除此之外,鼻竇炎、鼻息肉、鼻咽部腫瘤等疾病,也會造成咽鼓管阻塞,所以應及時尋求醫生的專業治療,保持鼻腔通暢。
當健康亮起了紅燈, 那是我們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耳悶耳鳴就是耳朵的警鈴!不要忽視這些細微的征兆,及時察覺身體的警示,才能將風險扼殺在萌芽之中。
來源: 鄭州民生耳鼻喉醫院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