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是人體最勤勞的“發動機”,每分鐘跳動60~100次,晝夜不息地為全身輸送血液。然而,這顆僅拳頭大小的器官,卻承受著現代生活方式帶來的巨大壓力。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3》顯示,我國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超3.3億,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與之相關。了解心血管疾病、科學預防,已成為每個人不可忽視的健康課題。
什么是心血管疾病?
很多人對心血管疾病的認知停留在 “心臟不舒服” 的模糊概念里,其實它的范疇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廣泛。簡單來說,人體中所有血液流經的地方,都屬于心血管系統的范疇,這其中既包括我們熟悉的心臟,也涵蓋了從大動脈到微小毛細血管的各級血管。無論是心臟本身的病變,還是血管出現的問題,都可能被歸入心血管疾病的范疇。
這類疾病的高發病率并非偶然,它與我們當下的生活狀態密切相關。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高糖飲食成了日常;工作壓力的驟增,讓熬夜和精神緊張成了常態;缺乏運動、吸煙酗酒等不良習慣,更在不知不覺中為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埋下伏筆??梢哉f,心血管疾病的蔓延,是現代生活方式敲響的一記警鐘。
什么在悄悄侵蝕你的血管?
3.3億的龐大數字并非憑空而來,它是現代生活方式的沉重投射。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其高發態勢與我們當下普遍的生活狀態息息相關:
飲食失衡的“甜蜜負擔”: 長期高油、高鹽、高糖飲食,為血脂異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升高)、高血壓埋下禍根,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程。
久坐不動,活力“生銹”: 缺乏規律運動,身體代謝減緩,肥胖風險增加,血管彈性和心肺功能悄然下降。
煙霧繚繞的“隱形殺手”: 煙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直接損傷血管內皮,促進血栓形成,是冠心病明確的重要危險因素。
壓力山大,心臟“緊繃”: 長期的精神緊張、焦慮、睡眠不足,導致體內應激激素水平升高,血壓波動,心率增快,加重心臟負擔,誘發血管痙攣。
代謝失控的“多米諾骨牌”: 高血壓、高血糖(糖尿?。⒏哐?,這“三高”如同推倒的多米諾骨牌,相互影響,協同加速血管病變,是冠心病最核心的危險因素群。
守護心脈:行動,刻不容緩!
面對3.3億的警鐘和冠心病帶來的巨大威脅,被動等待絕非明智之舉。守護心血管健康,是一場需要立即行動、貫穿一生的主動戰役:
**均衡飲食:**優選優質蛋白,例如魚類(尤其深海魚)、禽肉、低脂奶制品。嚴格限鹽限油限糖, 少吃油炸食品、糕點、人造奶油。
**規律運動:**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自行車)。
**學會放松,保證睡眠:**培養興趣愛好,練習正念冥想、深呼吸、瑜伽、太極等。
檢測心血管疾病做哪些檢查比較好?
01
心電圖
心電圖是通過檢測心臟的電流來檢查心臟的辦法。心電圖是診斷冠心病最常用、最簡單的方法。
02
冠狀動脈心臟CT檢查
冠狀動脈CT檢查的作用,主要是檢查我們的血管,檢查里面有沒有鈣化和斑塊,并判斷血管是否通暢。
中科體檢九龍湖院區引進了世界首款心血管專用CT--CardioGraphe?,提供心血管疾病的影像學檢查、臨床診斷及報告解讀“一站式”服務。
03
冠狀動脈造影
與冠狀動脈CT檢查相比,冠狀動脈造影對冠狀動脈的檢查更加直接,更加可靠,它可清楚地顯示冠狀動脈有無狹窄,狹窄的部位、程度、范圍以及病變血管的血流情況。目前來說,冠狀動脈造影是冠心病診斷的金標準。
04
心肌酶檢查
心肌酶主要是確定心肌缺血壞死或細胞膜的通透性。當心肌細胞因各種原因發生炎癥(心肌炎)、壞死(心肌梗死)時,這些酶會釋放到血液中,導致血液中它們的活性升高,這項檢查是確診心梗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們無法改變年齡與遺傳的烙印,卻完全有能力在生活方式的土壤上,親手播種健康。別再讓明天的忙碌成為透支健康的借口,守護血管的每一寸暢通,就是守護自己未來數十年生命的質量與長度。
部分圖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了解更多知識
來源: 中科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