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眾的固有認知里,肺癌似乎總是和老年人、長期吸煙者綁定在一起。然而,現實中卻有部分年輕力壯,不抽煙的人被肺癌奪走生命。原來,肺癌離我們并不遙遠...這看似違背常理的現象,究竟該如何解釋?


01,關于癌癥,關于科學


看到有的人說“癌癥純粹靠命”。我們承認目前科學界對于癌癥的認知尚且不足,但是如果你把一切都歸結到命,那無疑是對過去所有科學研究的侮辱。遠的不說,靠命?丟到輻射源里試試,高劑量輻射分分鐘鐘讓你身體變得面目全非然后開始腫瘤肆虐。

事實上,到目前為止,我們努力的在尋找各種致癌的內容。

包括但不限于:

物理致癌因素:輻射,紫外線

**化學致癌因素:**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致癌物,比如一類致癌物中的酒精、煙草、檳榔、黃曲霉素等等。

**生物致癌因素:**比如HPV病毒

這個list還可以列很長,WHO有個專門的地方記錄這些致癌物,這是一個非常詳盡的表單,每一個入選的致癌物都是經歷了大量的證據來佐證。

上圖是我隨手截圖,共17頁,記錄了幾百種

1級:對人致癌,118種。確證人類致癌物的要求是:①有設計嚴格、方法可靠、能排除混雜因素的流行病學調查;②有劑量反應關系;③另有調查資料驗證,或動物實驗支持。 2A級:對人很可能致癌,79種。此類致癌物對人類致癌性證據有限,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充分。 2B級:對人可能致癌,290種。此類致癌物對人類致癌性證據有限,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并不充分;或對人類致癌性證據不足,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充分。 3級:對人的致癌性尚無法分類,即可疑對人致癌,501種;

所以,不要因為一點事情就開始懷疑科學,科學是一例例事情累計起來分析總結尋找的,而這個數據是大數據,要相信你是普通一員,不會對各種致癌物免疫。


02,癌癥發病真的在增加嗎?


相信不少人會有類似的感覺:身邊認識的人員得癌癥/惡性腫瘤的越來越多,是我們的錯覺么?還是是真實的情況?答案既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

今天我們在這里做個解讀。在開始之前,我們先闡述個概念:發病數(incidence)和年齡標準化后的癌癥發病數 age-standardised rate (ASR)。

為什么要提到這兩個概念呢?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A村1000個人,今年去世了50個;B村1000人,然后只有10個人去世。 最直觀的,也是最簡單粗暴的,**就是A村死亡率是5%,B村是1%。**于是有人驚呆了,難道A村出了啥不干凈的東西,或者亂七八糟的啥的,導致A村死亡率這么高?

官方趕緊派人出來調查,然后詳細看一下,兩個村的人口結構一對比,發現,A村是標準的留守老人村,老人太多,B村是個新村子,年輕人居多,所以A村死亡率高不是很正常嘛。

所以就發明了年齡校正問題,也就是這個年齡標化率 age-standardised rate (ASR)。于是官方一標準化調整,發現,a、b兩個村的人口結構和死亡率校準后,死亡率一樣,都是2%,所以,大家就不用擔心了,該干嘛干嘛去吧,于是皆大歡喜了。

事實上,這就是當今世界癌癥的情況之一,發病最高的國家是哪些?答案是:丹麥、法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為啥,因為人家人均壽命高啊。癌癥的第一因素就是年齡,年齡越大癌癥可能性越高。

好了,解決完這個問題了,那么,我們來看看中國人癌癥的發病數到底是個什么情況。


03,癌癥總發病數和死亡數


根據國家癌癥中心公布的過去10年(2000-2011)全國癌癥統計數據,如下圖所示

圖中的藍色線代表了全部的發病數和死亡數,綠色是男性,紅色是女性。其中實心點代表發病數量,空心點達標死亡數量。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中國癌癥的發病數在持續增加!這意味著什么,只要是中國人這個群體,你就會隨著這個大趨勢來進行。在這個圖中,我們也可以發現一些特征

1,癌癥的總發病數和死亡數雖然隨著時間都在增加,但是,增速放緩!

2,男性的癌癥發病數和死亡數均高于女性(綠線位于紅色線上),說明男性在癌癥的易感性上更高。

3,相對于女性,男性癌癥患者更容易死亡!

我們可以看到,圖中男女癌癥的發病數和死亡數基本上呈現同步的趨勢,但是,男性相對于女性,更容易死亡。如下圖所示:男女的發病數差異(藍色箭頭)和死亡數差異(紅色箭頭)呈現顯著差異!

大體上,男性癌癥的發生/死亡比例(I/M)大概是女性的2倍左右。這種差異也許是女性更加長壽的原因之一,躲避死亡是長壽的重要機制之一。所以,從這一點來看,男性應該更要注意身體,愛護自己!事實上,在健康長壽的角度,男性遠比女性脆弱!

然而,年齡是癌癥發病的首要因素,所以,中國的老齡化是癌癥發病人數增加的一個重要緣故。這是癌癥隨著年齡而增加的一個趨勢圖。

下圖是中國人口年齡結構的示意圖,顯示出老齡化問題的加劇

圖中的紅框部分不斷上移,將成為未來癌癥的高發人群??梢灶A期:將來隨著二胎的開放,那么中國的癌癥發病率肯定會呈現下降趨勢(沖淡了整個比例)但是,大部分網絡用戶是年輕人,所以,我相信更多的人對我們本身更加關注。那么,當用年齡標準化后呢?


04,年齡標準化后的發病數和死亡數


當我們把年齡因素考慮進去后,我們驚喜的發現,癌癥的發病數和死亡數發生了變化!疾病的發病和死亡不再增加,而是呈現出一個穩定的趨勢。

這意味著,同10年前相比,對于大部分年輕人來講,癌癥的發病數和死亡數,并沒有發生顯著性的變化。

不過相信認真的朋友也看到了一個現象,就是男性的發病數甚至超過了總發病數,這是什么緣故?其實這個很正常。因為,這個數據是通過對性別進行了標準化,校正過程中必然伴隨著一些數字的變化(Age-Standardized to the Segi Standard Population)。

然而,無論如何校正,殘酷的現實依然告訴我們:男性無論是在發病數,還是在死亡數上,均高于女性!

尤其是死亡率上,男性要遠大于女性(圖中藍色箭頭的長度和紅色箭頭的長度可以看出)


最后簡單的總結一下:

1,總體上,中國癌癥的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均隨著時間而增加。但是當年齡標準化后,基本呈現平穩態勢。

2,單就性別而言,男性癌癥的發病人數要大于女性,死亡人數也要高于女性。

3,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男性癌癥患者死亡比例要遠高于女性,**男性癌癥的發生/死亡比例(I/M)大概是女性的2倍左右。

來源: 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