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專家:王榮麗
單位:惠州市中醫醫院
頭部是人體的“指揮部”,一旦發生腦外傷不僅會威脅生命安全,還可能留下肢體、認知等功能障礙。據統計,全球每年有數百萬因腦外傷入院的患者,而科學護理對降低致殘率,以及促進康復至關重要,可以讓腦外傷患者盡快恢復健康。因此,醫護人員需要注重做好護理工作,從住院時的基礎照料到出院后的康復訓練,每一個護理環節都要照顧到位,任何細節都可能影響患者的恢復進程。因此,醫護人員需要掌握關鍵的護理要點,這樣才能夠為患者點亮一盞康復的明燈,幫助患者在對抗傷病的道路上走得更穩。
一、重視基礎護理,打好康復根基
(一)體位管理
正確的體位能為腦外傷患者減輕身體負擔,助力患者盡快恢復健康。在實施體位管理的時候需要注意將床頭抬高15°-30°,這就像給身體架起一座“引流橋”,能有效促進血液和腦脊液回流,減輕腦水腫的癥狀。同時,要保證患者身體處于功能位,避免關節過度彎曲或伸展,這樣能防止肌肉萎縮和關節畸形的出現。
(二)營養支持
大腦的修復如同一場復雜的“重建工程”,需要充足的營養供給才能提升“重建”的效率。但是,由于腦外傷患者經常出現意識障礙或者吞咽困難的問題,這就導致其面臨營養攝入不足的風險。因此,及時為患者提供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等食物是十分重要的,這就像為修復工程輸送優質“建材”,是身體恢復健康的基礎。而對于無法自主進食的患者,可以考慮使用腸內營養管,這能將營養物質直接送達腸道,保障患者身體日常所需的營養,有效增強免疫力,為患者的盡快康復提供動力。
(三)皮膚護理
由于腦外傷患者需要長時間臥床,其皮膚容易因為長時間的壓力而出現損傷。因此,在護理的時候一定要定時檢查患者的皮膚狀況,尤其是骨隆突處的位置,如腳后跟、臀部等,更是要給予重點關注。每日的皮膚護理就像為皮膚進行“安全巡查”。為了可以杜絕出現壓瘡,需要使用柔軟的減壓床墊和減壓敷料,這樣可以有效分散身體壓力。在實施皮膚護理的同時也要定期擦拭身體,并為患者更換干凈衣物和床單,這樣有助于保持皮膚清潔干燥,能有效避免皮膚因潮濕、摩擦受損,為患者筑起皮膚健康的“防護墻”。
(四)呼吸道護理
腦外傷患者需要做好呼吸道管理,否則容易出現痰液堆積的問題,進而引發肺部感染等問題。所以,在實施護理的時候需要定時為患者翻身、拍背,促使痰液松動和排出。另外,也要利用設備及時吸痰,及時將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清除干凈,保持氣道通暢。醫護人員也要指導患者進行有效的咳嗽和呼吸訓練,增強呼吸肌力量,讓患者呼吸更順暢,遠離肺部疾病威脅。此項工作在開展的時候還可借助傳統養生功法,如指導患者在病情穩定且允許的情況下,循序漸進地進行臥式八段錦練習,特別是其中的“兩手托天理三焦”動作,可以讓患者在保持仰臥位的時候上舉雙臂并配合深呼吸,伸展肋間肌和膈肌。也可以參照“左右開弓似射雕”動作,以仰臥位的方式模擬開弓動作,達到擴展胸廓的效果。這些動作在臥位即可安全有效的鍛煉呼吸肌群,幫助患者加深呼吸深度。這樣的鍛煉方式也能讓呼吸功能鍛煉更具系統性和趣味性。
二、并發癥的護理,免遭二次傷害
(一)癲癇發作
出現腦外傷后,患者的大腦神經元還處于“秩序混亂”的狀態,這可能引發癲癇。患者癲癇發作時其全身肌肉突然抽搐,意識還可能喪失,如果不及時處理,極易發生危險。為此,護理人員需提前做好防護準備,在患者身邊放置柔軟物品,避免其因碰撞而受傷。患者癲癇發作的過程中不強行按壓肢體,防止造成骨折。同時,需要嚴格遵醫囑給患者服用抗癲癇藥物,維持大腦神經元的穩定。
(二)顱內壓增高
腦外傷會導致腦部組織損傷,會使顱內空間變得“擁擠”,繼而引發顱內壓的增高。這樣,患者會出現劇烈頭痛,還會引起噴射性嘔吐等癥狀,嚴重時會危及生命。因此,醫護人員要密切監測患者的意識狀態,關注其瞳孔的變化情況和生命體征。必要的時候需要合理使用脫水劑,像給患者的大腦“脫水”處理,切實減輕腦組織的水腫癥狀,進而有效降低顱內壓。
(三)深靜脈血栓
腦外傷患者會因肢體活動受限而引起下肢靜脈血液流動緩慢的問題,這種情況如果沒得到緩解就容易形成血栓。因此,患者需要在 身體允許的情況下進行簡單的肢體運動,護理的時候也要為患者按摩肌肉,這樣能促進血液循環。對于高危患者,可以遵醫囑使用抗凝藥物,進而從多方面預防深靜脈血栓的形成。
(四)應激性潰瘍
腦外傷會引發身體的應激反應,可能會引起胃黏膜受損,進而引發應激性潰瘍。患者會因此出現嘔血、黑便等癥狀。因此,在護理的時候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胃液顏色及性質,關注患者的排便情況。這就像為胃部健康“站崗放哨”。為了預防此問題,可以使用抑酸藥物降低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飲食也要避免攝入刺激性食物,進而從飲食和藥物兩方面著手守護患者的胃部健康。
三、做好康復護理,盡早回歸生活
(一)開展肢體功能訓練
腦外傷可能讓患者肢體變得僵硬無力,就像“生銹的零件”。因此,當患者病情穩定后,可考慮參與一些簡單的關節屈伸運動,并做好肌肉的按摩。當患者的身體恢復到一定程度后可以逐步增加訓練強度,如幫助患者進行坐起、站立、行走訓練,這如同“重啟”患者肢體的“運行程序”。通過反復練習,能夠有效增強患者的肌肉力量,改善其肢體協調性。
(二)實施認知功能訓練
腦外傷可能導致患者出現記憶減退的問題,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針對這些問題,可以選擇設計簡單的記憶卡片游戲,讓患者回憶圖片內容,并進行簡單的數字計算、拼圖游戲等,充分鍛煉患者的思維能力,提高記憶力、注意力和判斷力,輔助患者找回清晰的思維和認知能力。
(三)關注語言功能訓練
部分腦外傷患者會出現失語的情況,他們會無法正常表達或理解語言。在護理的時候需要根據患者失語的類型制定個性化訓練方案。在初期階段,可以先從簡單的發音練習開始,隨后讓患者跟讀詞語或者句子,再到更高階的看圖說話環節。這樣能夠逐步幫助患者重建語言功能。
腦外傷護理貫穿患者治療與康復的全過程,每一個基礎護理的細節、每一次并發癥的防范、每一項康復訓練的開展,都承載著患者恢復健康的希望。無論是醫護人員、家屬還是患者本人,都應重視這些護理關鍵點。只有將專業護理與人文關懷相結合,才能幫助腦外傷患者跨越傷痛,重獲生活的活力。希望本文能為腦外傷護理提供實用指導,讓更多人關注這一領域,共同守護患者的健康未來。
聲明: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
來源: 科普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