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專家:符稚雅
單位:雷州市人民醫院?
所謂的呼吸衰竭,就是指人體的的肺部沒辦法正常工作,不能很好地進行氣體交換,導致身體里氧氣不夠,可能還伴隨著二氧化碳排不出去,進而影響身體的各種功能。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臨床綜合征。當出現呼吸衰竭時,身體各個器官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可能引發一系列嚴重的并發癥,同時也需要精心的護理來緩解癥狀、預防病情加重。
1.呼吸衰竭的常見并發癥
1.1肺性腦病
呼吸衰竭時,肺部通氣和換氣功能障礙,導致機體嚴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二氧化碳在體內蓄積,會使腦脊液中氫離子濃度增加,影響腦細胞的代謝和功能,進而引發神經精神障礙。初期可能表現為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情緒低落、工作能力下降等。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煩躁不安、言語增多、幻覺、妄想等精神癥狀。嚴重時會出現嗜睡、昏迷,甚至出現抽搐、呼吸抑制等情況,是導致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2酸堿失衡和電解質紊亂
呼吸衰竭時,缺氧會導致無氧代謝增加,產生大量乳酸,引起代謝性酸中毒。同時,二氧化碳潴留會導致呼吸性酸中毒。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由于患者的飲食、治療等因素,還可能出現代謝性堿中毒等情況。酸堿平衡紊亂會進一步影響體內電解質的分布和代謝,導致電解質紊亂,如低鉀血癥、低鈉血癥等。不同類型的酸堿失衡和電解質紊亂表現各異。代謝性酸中毒患者可能出現呼吸加快、乏力、嗜睡等癥狀;呼吸性酸中毒患者常有頭痛、煩躁、精神錯亂等表現;低鉀血癥可導致肌肉無力、心律失常等;低鈉血癥則會引起惡心、嘔吐、頭暈、意識障礙等。
1.3心力衰竭
長期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會使肺血管收縮,增加肺動脈壓力,加重右心負荷,導致右心衰竭。此外,缺氧可損傷心臟組織,使其收縮、舒張能力下降,進而引發左心衰竭或全心衰竭。右心衰竭主要表現為下肢水腫、腹脹、腹水、頸靜脈怒張等;左心衰竭則以呼吸困難、咳嗽、咳痰(痰液可能呈粉紅色泡沫狀)、乏力等為主要癥狀。全心衰竭時,上述癥狀會同時出現,病情更為嚴重。
1.4心律失常
缺氧、二氧化碳潴留、酸堿失衡、電解質紊亂等因素都會影響心臟的電生理活動,導致心肌興奮性、傳導性和自律性異常,從而引發心律失常。此外,肺動脈高壓、心肌缺血等也會增加心律失常的發生風險。病人可能會出現心悸、胸悶、頭暈、乏力等癥狀。嚴重的心律失常,如心室顫動、心室撲動等,可導致心臟驟停,危及生命。
1.5休克
呼吸衰竭時,嚴重的缺氧和感染等因素可能導致循環功能障礙,引起休克。此外,消化道出血、心力衰竭等并發癥也可能誘發休克。患者會出現血壓下降、面色蒼白、四肢濕冷、脈搏細速、尿量減少等癥狀。休克若不及時糾正,會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預后極差。
1.6消化道出血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會引起胃腸粘膜的血管發生收縮,造成粘膜缺血缺氧,屏障功能受到破壞,從而引起應激性潰瘍,進而引發消化道出血。同時,使用某些藥物(如糖皮質激素等)也可能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風險。主要表現為嘔血和黑便。出血量較少時,可能僅表現為黑便;出血量較大時,會出現嘔血,嚴重者可出現失血性休克。
2.呼吸衰竭的護理方法
2.1一般護理
2.1.1休息與體位
要讓病人得到充分的休息,降低身體的負荷。讓患者取半臥位或坐位,這樣可以減輕膈肌對肺部的壓迫,改善呼吸功能,緩解呼吸困難的癥狀。對于病情嚴重、臥床不起的患者,要定期協助其翻身,防止壓瘡的發生。
2.1.2環境護理
要注意室內的空氣流通,經常打開門窗進行通風。為病人提供一個良好的居住條件,房間內的氣溫維持在18~22℃,空氣濕度50~60%。避免病房內有煙霧、粉塵等刺激性物質,以免加重患者的呼吸道癥狀。
2.2病情觀察
嚴密觀察病人的生命特征,如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呼吸頻率和深度是觀察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標,正常成人呼吸頻率為12-20次/分,若呼吸頻率過快或過慢,呼吸深度變淺或加深,都可能提示病情變化。同時還要密切關注病人的精神狀況,比如有沒有出現煩躁、嗜睡、昏迷等癥狀。意識狀態的改變往往提示病情加重,如肺性腦病時,患者的意識會出現明顯異常。密切觀察患者是否出現并發癥的癥狀,如消化道出血時的嘔血、黑便;心律失常時的心悸、胸悶等。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報告醫生并協助處理。
2.3氧療護理
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血氣分析結果,調節合適的氧流量。對于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可給予較高濃度的氧氣吸入(氧流量3-5L/min),以盡快糾正缺氧;對于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應給予低濃度、低流量持續吸氧(氧流量1-2L/min),避免因缺氧驟然糾正而抑制呼吸中樞,加重二氧化碳潴留。
2.4呼吸道護理
要注意將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清理干凈,對于咳嗽無力、痰液黏稠的患者,可給予翻身拍背、霧化吸入等措施。翻身拍背時,將患者側臥,由下向上、由外向內輕輕拍打背部,促進痰液排出。霧化吸入可使用生理鹽水、祛痰藥等,使痰液稀釋,易于咳出。
2.5飲食護理
建議患者多吃瘦肉、魚類、蛋類、新鮮蔬菜和水果等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對無法正常飲食者,可采用鼻飼或靜脈輸液等方法。建議病人多喝水,使呼吸道粘膜保持潮濕,促進痰的排出。但如果出現心功能不全,則應嚴格限制進水量,以免增加心臟負荷。盡量不要讓病人吃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吃油膩的東西,否則會增加消化道的壓力。
2.6用藥護理
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給患者用藥,如支氣管擴張劑、抗生素、呼吸興奮劑等。注意觀察藥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如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后,患者的呼吸困難是否緩解;使用抗生素時,是否出現過敏反應等。
小結
總之,呼吸衰竭會引發肺性腦病、心力衰竭等多種并發癥,嚴重威脅健康。護理時,需做好一般護理、病情觀察、氧療、呼吸道護理等多方面工作,同時關注心理與飲食,配合康復鍛煉,以此緩解癥狀、預防病情加重,提升患者生活質量與康復效果。
來源: 科普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