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杭州市科普反詐體驗館正式啟動,標志著杭州市在科普反詐領域的創新探索邁出重要一步。在啟動儀式上,杭州市反詐宣傳大使陳穎力對“科普反詐”創新模式探索成果進行了全面總結,并對未來科普反詐工作的新征程進行了展望。陳穎力表示,科普反詐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

2024年9月浙江省首家科普反詐特色體驗館——上城體驗館在杭州市上城區開館以來,“科普反詐”模式迅速得到了公眾的廣泛關注。截至目前,上城體驗館已接待各級部門30余批,參觀人數近6萬。經抽樣回訪,體驗過的人員“無一人被騙”,真正實現了“多一人體驗,少一人被騙”。這一成果不僅有力推動了杭州市電信網絡詐騙案發率和案損率的下降,也吸引了西安市、長春市等省內外眾多城市的關注。目前,湖州銀行已經引入科普反詐智能設備,反饋效果較好:以往單純通過口頭勸阻客戶防范詐騙,不夠“入腦入心”;當客戶通過VR設備直觀體驗被騙全過程,真正實現“館內受騙,館外防騙”。

7月中旬,體驗館聯合交通91.8開展現場直播活動,帶領觀眾“云參觀”體驗館,直播期間觀看人數達10715人,收獲評論4000多條,進一步擴大了科普反詐的影響力。

陳穎力介紹:“上城體驗館的成功實踐,充分證明了科普反詐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例如,去年十一假期期間,來自江西的市民一行四人專程前來參觀學習,其中兩人曾有被騙經歷,他們表示如果早點來體驗學習,就不會遭受詐騙。”這一案例讓陳穎力深刻感受到群眾對于科普反詐的迫切需求,也更加堅定了他做好反詐工作的決心。

隨著參觀人群的持續遞增,上城體驗館在接待容量、功能拓展及場景覆蓋深度方面,已逐漸難以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科普反詐需求。浙江省農科院80余名研究生到訪時,需分兩批進行接待;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保密專業的100余名學生前來體驗學習,盡管該專業對數字信息保護較為重視,但仍有學生遭遇過詐騙,整個專業大三的全體學生都來體驗學習,受限于場館容量,只能分三批完成體驗。

為了進一步推廣科普反詐模式,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杭州市科普反詐體驗館應運而生。新場館進行了全方位拓展升級。面積擴展到了12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100人參觀。除了核心的科普反詐板塊外,還融入了反邪宣傳、杭創大賽科技成果展示,旨在打造一個三位一體的特色科普館。

科普反詐不僅要實體化運作“引進館里來”,更要“走出館外”。在館外聯動方面,與園區、樓宇、街道、社區、高校等加強合作。浙江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的“金鐘防詐守正道融心反邪護萬家”實踐服務團,近日成立的科普反詐金融聯盟,都是科普反詐聯動落地的實踐案例。

在反詐領域,存在一種普遍認知誤區:很多人認為自己肯定不會被詐騙。但其實詐騙離每個人都很近,現在沒有被騙,只是因為還沒有遇到合適的詐騙劇本。盜竊固然可恨,但涉案金額通常不大,而一次詐騙就能毀掉一個人或一個家庭。所以科普反詐是一項積功德的事業,是關乎民生福祉、需要筑牢防線守好責任的重要工程。如果通過科普反詐,讓一個人避免被騙,或者挽救了一個家庭,就是體驗館追求的效果。

未來,杭州市科普反詐體驗館將秉持“模式創新”與“科技反制”的導向,打造杭州科普反詐宣傳的“新陣地”。也期待社會各界繼續支持和參與到科普反詐工作中來,“反詐沒有旁觀者,人人都是參與者。”陳穎力呼吁,讓我們共同為守護廣大市民的“錢袋子”出一份力。

來源: 杭州市科技傳播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