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激發學生對海洋科學的興趣,拓寬學生視野,培養海洋生態保護意識。3月29日上午,廈門深田小學的同學們在老師和志愿者的帶領下,走進廈門大學海洋科技博物館,開啟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海洋科普之旅。廈門大學海洋科技博物館作為我國重要的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始終致力于推動海洋科學知識的傳播與普及。自成立以來,博物館在提升全民海洋科學素養、推動海洋文化建設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成為集展覽展播、教學實踐、互動探索等功能于一體的海洋科普前沿陣地。本次活動由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張朝霞老師主持。博物館依托廈門大學深厚的海洋學科底蘊,通過豐富的展品、先進的展示技術和生動的講解,向學生們展示了海洋的奧秘與魅力。
綜合展廳豐富多樣的海洋生物標本使學生們更加直觀地認識了海洋生物的多樣性與獨特性;觀海弄潮展區通過展示廈門大學所有、我國第一艘由高校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海洋科學綜合性科考船“嘉庚號”,為同學們展現了海洋探測技術的神奇與強大;海洋地質展區通過展現地球的內部結構與巖石礦物標本,展示了大自然的奇妙與美麗,揭開了地球海洋的神秘面紗;海洋生物展區作為最受歡迎的區域,通過多種珍稀海洋生物標本揭示了地球生命的演化史,讓同學們進一步感受到海洋生物的復雜與獨特。水聲信息與通信展區通過展示并講解多種聲吶設備,突出其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環境監測、海上國防建設等海洋科學應用領域的卓越貢獻。博物館的參觀極大地拓展了學生們的眼界與認知,激發了其對海洋科學的興趣,引導學生們走進海洋、感受海洋,讓海洋文化浸潤于心,扎根于魂。
活動結束后,參觀同學通過在“觸摸池”近距離觀察海龜、海星等海洋生物,通過VR觀展、云上觀海、顯微鏡觀察等方式,化身“小小科學家”感受海洋生物的豐富多彩、海底世界的無窮魅力?,F場同學通過親身體驗,在歡樂中汲取了更多海洋科學知識,激發出對海洋探索的無盡興趣與向往。
本次科普活動有海洋科學學院的志愿者團隊全程組織和講解,同時得到了海洋科學學院的大力支持,是加強“校館合作”,協同育人的生動探索。廈門大學海洋科技博物館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始終致力于海洋科學知識的創新性傳播,通過充分發揮深厚的學科底蘊與突出優勢,運用科技、人力等資源拉近公眾與海洋科學的距離,為青少年學習科學知識、掌握實踐技能、提升科學素養做出科學貢獻,展現科普展館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來源: 廈門大學海洋科技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