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度,鄂爾多斯科技館緊密圍繞“雙節”共融的節日契機與“科普發現之旅”的探索精神,積極踐行“科教啟智五維工程”,以“科技館科學課”為核心品牌,通過“雙進”助力“雙減”館校結合模式,精心打造符合課程標準的“第二課堂”。本季度,鄂爾多斯科技館共計開展21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普活動,包括常態化的周末科學課、青少年科普知識競答以及多個節假日主題活動,旨在推動“暖城科普零距離”,助力“雙區”共創、賦能“雙城”共建,取得了豐碩的科普成果。
回顧第二季度的科普畫卷,活動內容精彩紛呈,亮點突出。在各類節假日期間,鄂爾多斯科技館巧妙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清明節的“當科技遇上春天”主題活動,讓孩子們在制作紙鳶、體驗扎染中感受科學魅力與生態理念;母親節與父親節則通過溫馨的手工制作與親子互動,如拓印T恤、密信勛章等,讓科學充滿溫度;端午節與“六一”兒童節更是實現了“雙節”聯動,將非遺體驗、趣味實驗與傳統民俗巧妙結合,讓青少年在玩樂中學習。
節假日期間科技館研學之旅火爆,陜西神木等地兒童深入科技館開展實踐研學,《泡泡實驗秀》《伯努利原理》《有趣的靜電實驗》《變色游戲實驗》等科學秀精彩上演,通過“情景體驗+動手實驗+科學講解”的方式,激發了每個兒童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
青少年科普知識競答以賽促學,吸引500余人線上角逐,追求真理、勇于探索,有效激發了學習熱情,多維度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每周末的“雙減”科學訓練營通過“好奇→驗證→反思”探究閉環,培養孩子們的變量控制、邏輯推理等科學思維。
活動累計服務親子家庭350余組,家長反饋“孩子從被動聽課變為主動追問”,近距離感受科學魅力,極大提升了學習效率,彰顯了館校結合在激發探索欲、賦能科學素養中的獨特價值,搭建起科學與公眾之間的橋梁。
立足“助力雙區共創、賦能雙城共建”愿景,科技館以“科學家精神”為內核,聯動學校、社區構建全域科普生態。世界食品安全日“自制碳酸飲料”、海洋日“彩泥魔法小魚”等活動,將健康生活、生態責任融入實踐;無人機編程、榫卯木藝等課程弘揚工匠精神,厚植文化自信。季度末“有獎答題”活動以積分兌換機制掀起科學家精神學習熱潮,為創新驅動發展儲備青年力量。
未來,鄂爾多斯市科協、市科技館將持續深化科教啟智“五維工程”,打造更具吸引力的第二課堂,推出更多優質科普資源,為提升全民科學素養、培育科技創新后備力量不懈努力,書寫科普事業新篇章。
來源: 鄂爾多斯科技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