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多地降雨量增加,發生洪澇災害,洪水過后,由于自然環境條件的變化,腸道、蟲媒和自然疫源性傳染病的發病風險可能會有所增加,同時有可能會發生呼吸道傳染病疫情。這些洪澇后的高發疾病會給消化科、傳染病科等相關科室的醫生帶來診療壓力,為此,康迅網整理了常見高發病及治療方法,供大家參考。
腸道傳染病
一****、****細菌性痢疾
選擇藥物需結合本地流行株藥敏結果,首選口服抗菌藥物,嚴重病例可靜脈給藥,療程3~5 d。
1.氟喹諾酮類藥物
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環丙沙星500 mg,口服,2次/d;0.4 g,靜脈滴注,12 h/次。左氧氟沙星500 mg,口服,1次/d。在與監護人充分溝通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情況下,兒童可使用環丙沙星,10~15 mg/(kg·d),分3次口服。
2.磺胺類藥物
復方磺胺甲噁唑,成人:160/800 mg,口服,2次/d;兒童:2月以下嬰兒禁用,2月以上體重40 kg以下嬰幼兒(4~8)/(20~40)mg/kg,口服,2次/d。體重≥40 kg的小兒用量同成人常用量。
3.頭孢菌素類藥物
成人,頭孢曲松鈉1.0~2.0 g,靜脈滴注,1次/d;頭孢噻肟鈉,2.0 g,靜脈滴注,8 h/次。兒童,頭孢曲松50~100 mg/kg,靜脈滴注,1次/d;頭孢噻肟150~200 mg/(kg·d),靜脈滴注,分3~4次。慢性菌痢應根據藥敏和臨床癥狀緩解情況,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二****、****霍亂
· 治療原則:按甲類傳染病相關要求隔離。及時補液,輔以抗菌及其他對癥治療。
1.補液治療
及時正確補液是治療霍亂的關鍵。根據患者脫水程度,計算補充液體量,包括累計損失量、正在損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輕度、中度和重度脫水24 h補液量分別為3000~4000 ml、4000~8000 ml和8000~12 000 ml或更多(兒童分別為120~150 ml/kg、150~200 ml/kg和200~250 ml/kg)。輕、中度及不伴有休克的重度脫水患者口服補液為主,無法接受口服補液和重度脫水伴有休克患者應采用靜脈補液,靜脈補液遵循“早期、快速、足量,先鹽后糖、先快后慢、糾酸補鈣和見尿補鉀”原則。對老人、嬰幼兒及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補液不宜過快,邊補邊觀察治療反應。
(1)口服補液:治療最初6 h,口服補液鹽成人750 ml/h,20 kg以下兒童250 ml/h。以后每6 h的口服補液量為前6 h瀉吐量的1.5倍。每1~2 h評估一次病情,根據補液效果進行調整。
(2)靜脈補液:首選“541”液(生理鹽水550 ml+5%碳酸氫鈉80 ml+10%葡萄糖360 ml+10%氯化鉀10 ml),也可選林格液。初始(3 h,嬰兒6 h)補液量為100 ml/kg,其中最初0.5 d(嬰兒1 h)為30 ml/kg。
補液過程中每1~2 h進行評估,如未改善,可加快補液。3 h后(嬰兒6 h后)再次評估,根據情況選擇后續的補液方案,直至休克糾正。應于8~12 h內補進入院前累計損失量及入院后的繼續損失量和每天生理需要量。如脫水改善且能飲水,應由靜脈補液轉為口服補液。
2.對癥支持治療
對于重癥患者,經補足液體、糾正酸中毒,組織灌注仍不足者,可使用血管活性藥物。注意控制輸液速度,避免出現高血容量和急性肺水腫。同時糾正電解質紊亂,5歲以下兒童注意補鋅。急性腎衰竭符合血液透析指征時給予血液透析治療。
3.病原治療
抗菌藥物治療能縮短腹瀉及排菌時間,減少液體丟失量。抗菌藥物包括氟喹諾酮類、四環素類和大環內酯類,首選口服給藥,嘔吐嚴重或無法口服的靜脈給藥。
(1)氟喹諾酮類藥物
環丙沙星:成人,1 g/次,單次口服;8歲以上兒童,每次15 mg/kg(最大劑量不超過500 mg),口服,2次/d,療程3 d。左氧氟沙星:成人500~750 mg/次,口服或靜滴,1次/d,療程3 d。
(2)四環素類藥物
多西環素:成人,100 mg/次,口服,2次/d;8歲以上兒童,每次2~3 mg/kg(最大劑量不超過100 mg),口服,2次/d。療程3 d。
(3)大環內酯類藥物
阿奇霉素:成人,1 g/次,兒童20 mg/kg,單次口服;成人,500 mg,靜脈滴注,1次/d,療程3 d或第1天500 mg,第2~5天250 mg,靜脈滴注,1次/d。兒童10 mg/kg,靜脈滴注,1次/d,療程3 d,或第1天10 mg/kg,第2~5天5 mg/kg,靜脈滴注,1次/d。紅霉素:成人250~500 mg/次,口服,4次/d;兒童每次10 mg/kg(最大劑量不超過500 mg),口服,4次/d。療程3 d。
三****、****傷寒和副傷寒
1****.****氟喹諾酮類藥物
氟喹諾酮類藥物是治療傷寒的首選藥物,但因其有可能影響骨骼發育,孕婦、兒童和哺乳期婦女不宜選用。此外,近年部分地區對喹諾酮類耐藥率明顯增高,應根據藥敏試驗來選擇用藥。另外,新近國外研究也特別指出,如果對萘啶酸耐藥,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就不宜作為首選,可選用第3代頭孢菌素、阿奇霉素等。目前常用的有左氧氟沙星500 mg,1次/d口服或靜滴,療程10~14 d;環丙沙星500 mg,2次/d,或每8 h口服1次,或400~600 mg/d分次靜滴,療程10~14 d。
2****.********第3代頭孢菌素
因其抗菌活性強,在膽道內藥物濃度高,不良反應小,尤其適用于孕婦、兒童、哺乳期婦女以及氯霉素耐藥菌所致傷寒。常用有頭孢曲松成人1~2 g,每12 h靜滴1次,兒童100 mg/(kg·d),療程14 d;頭孢噻肟成人1~2 g,每8~12 h靜滴1次,兒童100~150 mg/(kg·d),療程14 d。
3****.****其他
(1)氨芐西林(或阿莫西林)
該藥毒性反應小,在肝膽系統濃度高,孕婦、嬰幼兒、白細胞總數過低及肝腎損害者仍可選用。因治療效果不太理想,故療程宜長,以減少復發和慢性排菌。此外,一旦出現藥疹,應立即停藥。成人氨芐西林4~8 g/d,兒童100~150 mg/(kg·d),分3~4次口服或靜滴。阿莫西林成人2~4 g/d,分3~4次口服,療程14 d。
(2)復方磺胺甲噁唑
常用劑量為成人2片,2次/d口服,兒童服用磺胺甲噁唑40~50 mg/(kg·d);甲氧芐啶10 mg/kg,分2次口服,療程14 d。
蟲媒傳染病
一****、****流行性乙型腦炎
1.降溫治療
使室溫控制在30℃以下,可采用室內放冰塊、電風扇、空調等。物理降溫可用30%酒精擦浴,在腹股溝、腋下、頸部放置冰袋;也可用降溫床或冷褥。上述方法效果不明顯時,可采用亞冬眠療法,肌肉注射氯丙嗪及異丙嗪每次各0.5~1 mg/kg,4~6 h/次,同時加用物理降溫,使體溫降至38℃左右。
2****.驚厥或抽搐的********治療****
應根據驚厥、抽搐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
(1)多數抽搐者,降溫后即可止驚;
(2)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所致缺氧者,應及時吸痰、保持呼吸道通暢;
(3)腦水腫或腦疝者,應立即采用脫水劑治療。一般可用20%甘露醇1~1.5 g/kg靜脈注射或快速靜滴。必要時作氣管切開;
(4)腦實質炎癥引起的抽風可用中藥、新針治療。給予鎮靜劑或亞冬眠療法。頻繁的抽風可同時加用氫化考的松治療;
(5)低血鈣引起的抽搐應及時補充鈣劑;
(6)由腦性低血鈉引起的抽風可用3%鹽水滴注。
3****.****呼吸衰竭的治療
(1)保持呼吸道暢通:定時翻身拍背、吸痰、給予霧化吸入以稀釋分泌物;
(2)給氧:一般用鼻導管低流量給氧;
(3)氣管切開:凡有昏迷、反復抽搐、呼吸道分泌物堵塞而致發紺,肺部呼吸音減弱或消失,反復吸痰無效者,應及早氣管切開;
(4)應用呼吸興奮劑:在自主呼吸未完全停止時使用效果較佳。可用洛貝林、可拉明、利他林等;
(5)應用血管擴張劑:近年報道認為應用東莨菪堿、山莨菪堿有一定效果。前者成人每次0.3~0.5 mg,小兒每次0.02~0.03 mg/kg,稀釋后靜注,20~30 min/次;后者成人每次20 mg,小兒每次0.5~1 mg/kg,稀釋后靜注,15~30 min/次;
(6)應用脫水劑:腦水腫所致顱內高壓是乙腦常見的征象,亦為昏迷,抽搐及中樞性呼吸衰竭的原因,并可形成腦疝,故應及時處理。其具體方法: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每次1~2 g/kg,15~30 min推完,4~6 h/次。有腦疝者可用2~3 g/kg。應用脫水療法注意水與電解質平衡;
(7)必要時應用人工呼吸機。
4****.糖皮質激素****
多用于中、重型患者,有抗炎、減輕腦水腫、解毒、退熱等作用。氫化考的松5~10 mg/(kg·d)或地塞米松10~20 mg/d,兒童酌減。
5****.****能量合劑
細胞色素C、輔酶A、三磷酸腺甙等藥物有助腦組織代謝,可酌情應用。
6****.****應用免疫增強劑
乙腦患者細胞免疫功能低下,近年雖有使用轉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乙腦疫苗、胸腺素等治療者,但療效尚不能肯定。干擾素亦可試用。
二****、****流行性出血熱
1.發熱期治療
(1)一般及對癥治療:臥床休息、避免勞累、合理飲食、補充營養,高熱時物理降溫。
(2)液體療法:靜脈補入適量鹽和葡萄糖等液體1000~1500 ml/d,發熱期末可增至1500~2000 ml/d,并根據血容量情況及時調整。
(3)抗病毒治療:發熱期可應用利巴韋林,一般療程3~5 d,不超過7 d。
(4)預防低血壓休克:充分補液,若出現血壓不穩、滲出明顯,可輸白蛋白或血漿。
2.低血壓休克期治療
積極補充血容量,早期、快速、適量原則,采用平衡鹽和膠體液;糾正酸中毒并改善微循環。注意避免補液過多引起肺水腫、心力衰竭。
3.少尿期治療
治療原則為“穩、促、導、透”,即穩定機體內環境,促進利尿,導瀉和透析治療。
(1)穩定機體內環境:應嚴格控制液體入量,保持液體和電解質平衡。
(2)促進利尿:少尿初期可用20%甘露醇注射液靜脈快速滴注,以減輕腎間質水腫。通常血壓穩定12~24 h后開始利尿,首選呋塞米,起始小劑量,根據前一日尿量決定當日利尿劑劑量。酚妥拉明、山茛菪堿等藥物適當應用也可促進利尿。
(3)導瀉:若無透析條件或情況緊急,可以使用硫酸鎂或中藥大黃治療。
(4)透析:及時進行透析治療。
4.多尿期治療
多尿早期按少尿期處理。后期重點是防治感染、預防出血及對癥支持等。
5.恢復期治療
補充營養,逐漸增加活動量,注意休息,定期復查。
皮膚疾病
一****、****浸漬性皮炎
1.抗組胺類藥物
如果患者出現浸漬性皮炎,可能會出現局部紅斑、丘疹、水皰等癥狀,并伴有瘙癢、疼痛等不適。同時,可以服用抗組胺類藥物進行治療,比如氯雷他定片、鹽酸左西替利嗪片等,緩解局部皮膚瘙癢的癥狀。
2.抗真菌藥物
部分浸漬性皮炎可能是由于真菌感染導致的,可以使用抗真菌類藥物進行治療,比如伊曲康唑膠囊、氟康唑片等,可以抑制真菌的復制,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
3.糖皮質激素藥物
如果浸漬性皮炎病情比較嚴重,可能會出現滲液、糜爛等癥狀,可以使用復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等糖皮質激素藥物進行治療,可以減輕炎癥反應,從而緩解癥狀。
二****、****蟲咬皮炎
1.僅表現為紅斑、丘疹
蟲咬皮炎如果不是特殊蟲體叮咬,僅表現為紅斑、丘疹,沒有出現水皰的情況下,可以局部外用爐甘石洗劑。
2.瘙癢癥狀明顯
可以局部加用皮質類固醇激素乳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或氟替卡松乳膏等。
3.皮損多發,身體多處出現紅斑腫脹
甚至沒有蚊蟲叮咬的地方也出現了類似皮疹,這種情況要輔以口服抗組胺藥進行治療,如西替利嗪片或氯雷他定片,這類抗組胺藥可以減少身體其他部位細胞釋放炎癥介質,進而減緩過敏反應。
4.出現********水皰、大皰等
可以用含有硼酸溶液或者高錳酸鉀溶液局部外敷,減少水皰的形成,干燥局部皮膚。
來源: 康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