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題為“社會共治,消除肝炎”**。為進一步普及疾病知識,推動早期篩查和防治,7月28日上午,我院消化內科、心內科、全科醫學科、內分泌科、營養科、肝膽外科、超聲介入科等多學科專家團隊開展“世界肝炎日”主題義診咨詢活動,為群眾進行身體檢查和健康咨詢。
義診臺前,專家們耐心細致地解讀報告、解答疑問,針對高風險人群給出個性化建議;護理人員動作麻利地為群眾量血壓、測血糖;肝膽胰部位的彩超檢查也在有序進行中……一位剛拿到報告的阿姨開心地表示:“醫生把我的檢查結果講解得很清楚,還提醒我注意飲食,太貼心了!”
此次義診不僅將便捷、專業的肝健康服務送到群眾身邊,更有效普及了肝炎防治知識,增強了群眾對疾病的認知與自我防護能力,切實提升了群眾的健康意識。
【科普時間】
肝臟作為成年人體內最大的實體器官,擔負著多種重要的功能,也面臨著病毒、酒精、藥物等多種潛在威脅。只有了解肝臟健康狀況,科學規范治療,才能降低肝炎對健康造成的危害。
↓↓↓
【PART.01 肝炎的分類】
肝炎通常分為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
1. 甲乙丙丁戊 病毒性肝炎五兄弟——
甲型肝炎病毒(HA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屬于消化道傳染病范疇。這類病毒對外界環境抵抗力較強,在污水、食物中可存活數天至數月。被病毒污染的蔬菜、海鮮,未徹底煮熟的肉類,以及未經消毒的飲用水,都是典型的傳播載體。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通過血液、母嬰和性接觸傳播,其傳播依賴“體液交換”機制。值得警惕的是,HBV在體外可存活7天以上,共用未消毒的注射器、牙刷、剃須刀,或在非正規機構進行文眉、拔牙等有創操作時,接觸含病毒的血液就可能感染。
丁型肝炎病毒(HDV)是一種缺陷病毒,必須依賴HBV的輔助才能完成復制,因此僅感染乙肝患者。
2. 非病毒性肝炎——
主要包括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藥物性肝損傷、自身免疫性肝炎。
【PART.02 6個信號 肝臟在求救】
肝臟是一個**“忍者型”**器官,即使受損,它也不輕易喊疼。如果身體出現以下變化,小心可能是肝臟發出的“求救信號”:
如果出現上述癥狀,一定要及時檢查!
【PART.03 護肝從今天開始】
疫苗是最好的 “防護盾”——
乙肝疫苗和甲肝疫苗已納入國家免疫規劃。全面接種乙肝疫苗,能夠有效降低乙肝病毒感染風險。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種共3針,按照0、1、6個月程序,即接種第1針疫苗后,間隔1、6個月分別注射第2、3針疫苗。
除了接種疫苗,這里還有一份**“護肝寶典”**,快來查收↓↓
信息來源 | 綜合自健康中國、健康新海南、湖南疾控、騰訊醫典;部分圖源網路,侵刪
來源: 北辰醫院資訊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