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是保障患者手術順利的關鍵手段,麻醉對身體產生的作用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會出現有的病人手術睡完全程,而有的病人還保持清醒,只是接受手術的部位沒有感覺。那么這一現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來為您揭秘。
麻醉的種類
要想知道為什么麻醉后有的人睡著,有的人保持清醒,首先我們需要來了解一下麻醉的類型。
全身麻醉是能夠讓患者睡完全程的麻醉,是一種用全身麻藥進行靜脈注射或吸入,讓病人產生遺忘,失去意識,全身沒有痛感,肌肉松弛,反射被抑制后達到滿足手術最佳狀態的一種麻醉方法。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一些方法,讓病人失去知覺,然后等病人意識消失、自主呼吸也停止后給病人進行氣管插管,然后連接上麻醉機使得麻醉患者類似正常人那樣有氣體在肺部進出,產生氣體交換,又不能感知外界事物的一種狀態,當然,醫生需要在此全程密切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
在麻醉的同時還能讓您保持意識清醒的麻醉分為椎管內麻醉和局部麻醉,椎管內麻醉(如腰麻、硬膜外麻、腰硬聯合)是將局麻藥注射到硬膜外腔隙和(或)蛛網膜下腔中進行麻醉,病人只是身體特定區域喪失了感覺和(或)運動功能,只能感覺到特定區域的麻木感覺。局部麻醉是指對身體的手術部位產生麻醉作用,對病人整體影響比較小,可見于門、急診小手術的常用麻醉方式。
目前,臨床上多采用聯合麻醉的方法,如全麻聯合神經阻滯等,既能降低麻醉的并發癥,又能保障病人的安全性,還能改善病人的術后不適,符合快速康復的理念。
如何選擇睡著的麻醉或醒著的麻醉?
(一)選擇全麻,就是睡著的麻醉
根據不同的手術方法及病人的具體條件,選用不同的麻醉方法。全麻適合各種手術,尤其是創傷大、時間長,重要臟器損傷,多發傷或者手術對呼吸和呼吸道有需要進行操作,對呼吸機的要求較高,要求病人保持絕對靜止狀態,或者對手術不能配合的患者。一般情況下,需要進行全麻的手術情況如下:
比較大型的胸腹部手術
包括心臟、肺部、腹部、器官移植等手術,因為手術的創傷大,手術時間長,對患者的絕對靜止狀態要求比較高,所以必須進行深度全麻并且輔助機械通氣。對于一些需要特殊體位的手術比如俯臥位脊柱手術、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側臥位髖關節手術等由于長時間保持不良姿勢或者椎管內麻醉穿刺困難會加劇患者痛苦,因此也需要讓通過全麻來讓患者渡過手術過程。
顱腦和神經外科手術
顱腦常見的手術方法有腦瘤切除術、動脈瘤夾閉手術、癲癇手術等。神經外科手術還常見于脊髓腫瘤切除手術,這類病人手術時不能發生體動,而操作時會干擾到呼吸中樞,所以需要嚴格控制通氣,嚴密監測。因此需要病人保持全程“睡著”狀態。
復雜類型的頸部以及五官手術
如喉癌手術,甲狀腺切除,復雜的鼻竇手術等,眼睛方面包括需要進行視網膜脫離修補及眼球內手術(全身麻醉可以使病人不會旋轉);頜面部手術包括頜骨骨折復位、正頜手術等。此類復雜手術靠近氣道附近,要求呼吸道的暢通,或者病人必須處于絕對的不動狀態,以滿足精細化手術操作的需要。
兒童大型手術
兒童手術比如疝氣修補、扁桃體切除、先天性畸形矯正等都需要選擇全身麻醉,因為小兒在蘇醒時不易配合,全身麻醉相對較安全。
情況緊急或風險程度高的手術
一些嚴重創傷情況下的手術,如多發骨折,內臟破裂等失血過多的急診外科手術;失血過多的急診手術,常見的情況就是宮外孕破裂及肝脾破裂等情況;氣道受限的外科手術,如咽喉阻塞,氣管異物取出等都需要進行全麻,全身麻醉能迅速地控制呼吸道,使患者的生命體征平穩。
病人的特殊需求
對于存在精神疾病的病人,比如抑郁癥、幽閉恐懼癥等需要通過“睡著”的麻醉來避免直面手術的恐懼,為治療創造條件。一些脊柱嚴重畸形的病人,無法進行椎管內麻醉,需要選擇全麻方式進行代替。
存在無痛診療需求
無痛診療的關鍵在于靜脈全麻,可以讓病人在一段時間內,在“睡眠”中進行檢測或處理,免除疼痛與害怕,但不需借助肌肉松弛劑,也無需進行氣管插管等其他的呼吸管理措施。主要用于:無痛胃腸鏡及結腸鏡等進行消化內鏡的檢查;進行人流、做子宮、膀胱鏡等相關的婦科和泌尿科的診斷;無痛診療還服務包括無痛支氣管鏡、經皮穿刺、氣道支架置入等外科治療,并且舒適性好,效果顯著。
選擇椎管內麻醉,就是醒著的麻醉
椎管內麻醉對患者的呼吸循環有明顯的抑制比較小,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可有效地防止全身麻醉所致的嗜睡和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并能使病人在手術后迅速康復。手術后的幾個小時內能保持較好的鎮痛作用。手術中通過與病人的溝通,能夠對病人的病情做出反應,并給予相應的反饋。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麻醉技術和安全性也不斷提升,不管哪種麻醉方法,都能保證手術患者在安全前提下進行的。
下腹部手術
常見的椎管內麻醉手術有剖宮產手術,在保障產婦安全和無痛的前提下,能夠避免全麻對胎兒產生的不良影響,減少產婦產后并發癥發生的風險,幫助產婦盡快進行哺乳等活動。
下肢手術
常見的下肢局部麻醉手術有髖關節或膝關節置換術、下肢骨折復位手術等,應用椎管內麻醉手術能夠使病人在手術后進行早期活動,避免術后粘連或下肢靜脈血栓的風險。部分血管手術,比如下肢動脈搭橋、靜脈曲張手術也可以應用椎管內麻醉,能夠在手術后保持鎮痛,減少對阿片藥物的使用劑量。
肛門或會陰部手術
包括痔瘡手術、肛周膿腫引流等手術,手術操作簡單,恢復比較快,進行局部麻醉或者椎管內麻醉,能夠避免全麻麻醉的插管不適的情況,減少對病人不必要的損傷。
小結
總之,隨著現代麻醉技術的不斷發展,臨床上可以提供更多的安全和舒適的手術方案。不管麻醉期間是“睡著”或“醒著”,麻醉醫生都會在整個過程中監測病人重要指標,全程保駕護航。
作者:林媛 株洲市中心醫院
來源: 健康科普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