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空調成了續命神器,但長時間待在空調房里,不少人會出現鼻塞、頭痛、關節酸痛等不適,這就是常說的“空調病”。它并非醫學上的正式病名,而是一系列因空調使用不當引發的健康問題的統稱。

空調病是怎么找上門的?

- 溫差刺激:室外高溫與空調房低溫(通常20-26℃)頻繁切換,會讓血管快速收縮舒張,刺激呼吸道和神經系統,引發頭痛、鼻塞。

- 空氣干燥:空調運行時會抽走空氣中的水分,導致皮膚、黏膜干燥,眼干、喉嚨癢、皮膚脫屑等問題隨之而來。

- 細菌滋生:空調濾網和管道容易堆積灰塵、霉菌,若長期不清洗,這些微生物會隨著冷風擴散,誘發過敏或呼吸道感染。

- 活動減少:空調房里涼爽舒適,人們更愛久坐,血液循環變慢,可能加重頸椎腰椎負擔,甚至出現下肢水腫。

哪些人更容易中招?

- 老人、兒童及免疫力較弱者

- 長期伏案工作的白領

- 本身有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人

- 頻繁進出空調房的人群(如外賣員、商場導購)

這樣做能遠離空調病

1. 控制溫度與濕度:室溫建議設為24-26℃,與室外溫差不超過8℃;用加濕器將濕度維持在40%-60%,或放一盆水增加空氣濕度。

2. 定期清潔空調:每年使用前清洗濾網,每月用空調清潔劑沖洗散熱片,減少細菌滋生。

3. 定時通風換氣:每2-3小時開窗通風10-15分鐘,讓新鮮空氣流通。

4. 做好防護措施:穿長袖長褲或蓋薄毯保護關節;在空調出風口放一盆綠植(如綠蘿)過濾部分灰塵;多喝水補充水分,避免喉嚨干燥。

5. 適當活動身體:每隔1小時起身活動,拉伸四肢,促進血液循環。

空調雖能帶來清涼,但健康使用才是關鍵。別讓“續命神器”變成“健康隱患”,這個夏天,讓我們在舒適與健康之間找到平衡吧!

來源: 山西白求恩醫院 崔勇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