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銅礦物是一個種類豐富而且色彩繽紛的大家族,如黃銅礦燦若金子的黃色、孔雀石鮮亮的綠色、藍銅礦深邃的藍色、斑銅礦斑斕的錆色等,銅礦家族似乎天生就比各類黑乎乎的鐵礦更明白如何展示自己,吸引人類的眼球。

黃銅礦

孔雀石

藍銅礦

班銅礦

但在這個大家族中總會有些外表樸實無華的家伙,輝銅礦就是其中之一。正如之前為各位小伙伴介紹過的,以“菱X礦”的形式命名的礦物都是碳酸鹽礦物一樣,以“輝X礦”的形式命名的礦物都是金屬硫化物,如輝銻礦(硫化銻)、輝鉬礦(硫化鉬)、輝鈷礦(硫化砷鈷)等,因此輝銅礦的成分為硫化銅。

輝銅礦(具有鉛灰色金屬光澤)

此類礦物還有一個特征就是具有金屬光澤,這也是名稱中“輝”字的由來,顏色呈不同程度的鉛灰色或灰色,并不像其它含銅礦物那么妖艷。而它的英文名稱“Chalcocite”直接就源于希臘語中的“銅”(chalkos),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輝銅礦作為一種含銅礦物的重要性。

輝銅礦的英文學名(圖片源于網絡,侵刪)

在自然界中,輝銅礦是含銅量最高的銅硫化物礦物,理論含銅量達 79.86%。由于含銅量高而且分布廣泛,輝銅礦成為重要含銅礦物之一。而成因類型的多樣也是它分布廣泛的原因之一:在地下,輝銅礦主要形成于富銅貧硫的中溫熱液硫化物金屬礦床,與黃銅礦、斑銅礦、黃鐵礦等共生,在地表,則主要形成于含銅硫化物礦床氧化帶下部,是原生硫化物礦物氧化分解后,再經還原作用而成的次生礦物,比如極易溶于水的膽礬(五水硫酸銅)隨著雨水滲透到地下,遇到黃鐵礦(硫化亞鐵)、黃銅礦(二硫化亞鐵銅)等金屬硫化物礦物,就會發生化學反應形成輝銅礦并沉積下來。

輝銅礦屬于次生硫化銅礦物

不過,在富集為大規模的沉積型礦床,具備了巨大的開采利用價值的同時,其對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也是讓人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在此類成因的輝銅礦形成的過程中,其化學反應還會同時生成硫酸亞鐵和硫酸兩種副產品,它們混合在地下水中,形成具有強腐蝕性的溶液,并參與到水和大氣的循環中,嚴重污染土壤、河流,進而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因此,雖然有些老生常談,但對于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都應合理有度。

來源: 石林石得利地質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