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孩政策放開,不少曾做過剖宮產的媽媽希望自然分娩。但疤痕子宮試產需謹慎,子宮上的舊疤痕可能在分娩時破裂,危及母嬰安全。但也不是說所有的疤痕子宮都不能試產,科學評估和規范管理能提高成功率。本文就為你解讀疤痕子宮試產的關鍵,助你科學闖關。

1.什么是疤痕子宮?

疤痕子宮并非僅指剖宮產留下的子宮疤痕,還包括曾接受過子宮肌瘤剔除術、子宮畸形矯正術等子宮手術的情況。然而,超過90%的疤痕子宮是由剖腹產而來,而疤痕的厚度、彈性及愈合品質的好壞,將會影響到分娩的成功率。子宮疤痕的愈合質量因人而異,一般來說,術后2-3年是疤痕組織彈性相對較好的時期。但即便過了這個時間段,疤痕處的肌肉纖維也無法完全恢復到術前狀態,分娩時可能面臨子宮破裂的風險。

2.疤痕子宮試產條件

首先只接受有過1次子宮下段橫切口剖宮產史的媽媽,且手術過程順利,無切口撕裂等并發癥。其次胎兒為頭位,體重預估在2500-4000克之間,無胎位異常、胎兒窘迫等問題。然后超聲檢查顯示子宮下段疤痕厚度≥3毫米,無薄弱區域或缺損,疤痕處肌層連續性好。最后要確保母親的年紀在35歲以下,無高血壓、糖尿病等嚴重并發癥,骨盆測量正常,無難產史。

3.試產路上的“五大關卡”及應對策略

3.1子宮破裂

試產過程中持續監測胎心和宮縮,通過胎心監護及時發現異常;醫生會密切觀察媽媽的腹痛情況,一旦出現疑似子宮破裂的癥狀,立即轉為剖宮產;避免使用催產素等加強宮縮的藥物,如果需要的話,一定要在嚴格的監測下服用。

3.2產程進展緩慢

在懷孕期間,可借由適量的活動(如步行、孕婦瑜伽等)來加強體能,為產程儲備能量;在分娩過程中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配合醫生調整呼吸和用力方式,避免過度消耗體力;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通過人工破膜術等方式來進行干預,但需嚴格評估風險。

3.3胎兒窘迫

試產期間全程胎心監護,每15-30分鐘記錄一次胎心的變化,如有任何不正常情況應立即進行處理;建議孕婦采取左側臥位的方式,這樣可以提高胎盤的血液供應,降低胎兒的缺氧幾率;如果胎心一直不正常,那么為了保證孩子的平安,醫生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剖腹產。

3.4 感染風險增加

懷孕期間要注意個人衛生,避免生殖道感染。在生產期間必須遵守無菌技術,在生產結束后根據醫生的囑咐及時應用抗菌藥物,防止感染。產后觀察體溫、惡露情況,如有發熱、惡露異味等癥狀,及時就醫。

3.5心理壓力過大

在孕期參與產婦培訓班,對VBAC有一定的認識,并與醫師進行全面的交流,掌握分娩的優點及程序。家庭成員應對產婦進行精神上的輔導,以幫助產婦度過孕期的焦慮。在分娩期間可以通過音樂療法、導樂陪伴等方法來減輕產婦的壓力。

4.試產前的準備工作

在生產之前需要做詳細的B超檢查,同時還要做血糖、血壓等檢查,這樣才能更好的掌握身體狀況。同時也需要做一些其他的輔助項目,比如心電圖等,來明確是否有可能導致生育的危險因素。此外,與醫生充分溝通,了解試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及應對方案,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5.產后護理

首先產后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以免因為腹部壓力的增大而造成的子宮疤痕處受力過大。一般來說,正常惡露有血腥味但無臭味,持續4-6周。如果惡露量多、持續時間長、并且有臭味,說明是因為子宮的修復不到位或者是發生了感染,需及時就醫。其次產后即使沒來月經,也需采取避孕措施,建議至少避孕2年,給子宮疤痕足夠的恢復時間。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女性在生完42天之后需要到醫院做一些相關的婦科檢查,通過超聲了解子宮疤痕的恢復情況,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小結

疤痕子宮二胎試產并非“天方夜譚”,但需要媽媽和醫生共同努力,闖過一道道關卡。通過對試產指征的掌握,做好產前評估及產程監控,絕大多數孕婦均可成功完成順產。最終的目標是母子平安,無論選擇哪種分娩方式,都是基于安全的最優決策。

作者:廖海雁 隆回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來源: 健康科普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