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肺癌、骨癌都聽過,

為什么偏偏沒有“心癌”?

心臟這器官,

出生就贏在了起跑線,

天生就不太容易得“癌”。

缺少成長“溫床”

我們常說的“癌”是指來源于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包容肺癌、胃癌、皮膚癌等。

簡單來說,

大多數的癌細胞,

它們最愛在“上皮組織”這種細胞更新快、

易接觸外界刺激的地方搗亂。

像肺、胃、腸、肝、皮膚

這些表面都有大片上皮組織,

就成為了癌細胞首選的溫床。

但心臟主要由肌肉(心肌)和血管構成,

根本不含上皮組織,

完全不給癌細胞落腳地兒。

扼殺“誕生”機會

癌的本質是細胞在分裂復制過程中

出錯導致基因突變,

好細胞直接變壞,

并不斷分裂擴大組織在身體里搞破壞。

不同于其他器官隔三差五就分裂更新一下,

心臟最主要的成分心肌細胞,

從我們出生起就基本不分裂、不更新了。

細胞直接避免了細胞分裂時

忙中出錯發生癌變的可能性,

將癌細胞扼殺在了搖籃。

我們的皮膚大約28天就會更新一次;腸道更新最快,腸絨毛每2-3天就要換新;胃黏膜細胞約3-7天更新;肺表層細胞2-3周更新,深層細胞更新也只需要1年;肝臟約5-6個月就會完全再生……

而心肌細胞出生后基本不再分裂,年更新率不足1%。這意味著心臟99%的細胞會從出生陪你到老,是終生“不換新”的器官~

“地理位置”優勢

心臟先天性占據優越的地理位置,

處于軀體內部深處,

基本沒有機會接觸到這些外界致癌因素,

就更不容易癌變了。

而像皮膚和其他器官,

可能受到外界環境污染而發生癌變:

直接接觸外界的皮膚,

可能因為紫外線誘發皮膚癌;

過濾吸氣的肺,

可能因為吸了太多煙塵導致肺癌;

負責解毒的肝也容易因為

接觸到一些有毒物質受損被癌攻擊;

以及常與食物直接接觸的胃容易發生胃癌

……

“自律”遠離疾病

再加上心臟本身是自律型人格,

在別的器官抽煙喝酒吃大餐時,

心臟無時無刻不在運動!

它是人體的大泵,血流速度非常快。

就算有癌細胞想跑到心臟里安家落戶,

也會被高速流動的血液瞬間沖走,

根本停不下來扎根。

所以心臟基本不會發生“癌”變,

但也不是完全沒有。

因為除了“刀槍不入”的心肌外,

心臟還有大量的心血管!

也就有可能出現非常罕見的血管肉瘤,

不過好在大多數是良性,惡性的極少。

不過它雖然躲過了癌癥,

卻更需要我們精心呵護,

來對抗更常見的心血管疾病!

管住嘴才是真愛!少鹽少油少糖,別讓三高找上它,增加甜蜜的負擔。

動起來給心臟健身!有氧無氧做起來,血管年輕十歲不是夢!

煙酒扔遠點!心臟都躲到身體最里邊了,咱可別讓煙酒追著它殺啊!

定期安排員工體檢。尤其家族有心臟病“案底”、或出現胸悶、胸痛、心悸時,立馬給心臟上警報!

來源: 妮小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