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多地持續強降雨,隨著積水的增加,蚊蟲孳生場所更多了,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殺所媒介生物控制室主任、副主任技師趙奇介紹說,暴雨過后的積水成為蚊蟲孳生的“溫床”,蚊子可在雨后24小時內孵化,僅需5天就能從卵發育成新一代“毒蚊特種兵”。

小區里,露天堆放的水缸、廢舊輪胎、花盆等積水容器隨處可見。趙奇說,蚊子一生需經歷卵、幼蟲(孑孓)、蛹、成蟲四個階段,前三階段都依賴積水完成。我們看到的積水里扭動的“跟頭蟲”,就是正在成長的蚊子幼蟲。

“不是所有蚊子都咬人!”趙奇特別指出,傳播登革熱、寨卡病毒、基孔肯雅熱等疾病的"元兇"主要是伊蚊中的白紋伊蚊,其體表有銀白色斑紋,攻擊性強,被稱為“毒蚊特種兵”。

趙奇強調,暴雨后第3天是清除蚊蟲孳生地的關鍵窗口期,推薦四個防蚊動作:翻,翻轉戶外閑置容器(瓶罐、舊盆、輪胎);倒,及時倒掉室內外積水;清,清理屋后雜物堆、花壇和排水溝;刷,定期刷洗水缸、水桶等儲水容器。

臟亂環境不僅直接滋生細菌,更會通過蚊蟲大幅增加傳染病風險。趙奇建議市民雨后立即行動,從源頭阻斷蚊蟲繁殖鏈,保護家人健康。

來源: 大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