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滿鋼城時,郎郎書聲早已驅散了鑫源廣場夏日的慵懶,經典文字滋養著一顆顆純真的心靈,更悄然改變著無數家庭的日常——那位每天第一個到場的二孩媽媽說:“剛開始晨讀時,孩子每天都需要反反復復喊好幾遍才肯起床,晚上總是在威逼利誘下才愿意復習晨讀內容;而現在,總是我還沒醒,孩子就自己爬起來翻書;到了晚上,反倒成了他主動提醒我:‘媽媽,該讀書啦!’孩子是發自內心地愛上了經典文化。”

這場晨讀的魔力,藏在豐富多樣的形式里。志愿者們用抑揚頓挫的領讀,把《論語》的智慧;唐詩、宋詞的意境送進孩子耳中;遇到晦澀的段落,總有耐心的志愿者陪在身邊,為年幼的孩子講解;師生讀書接龍更是把氛圍推向高潮,你接一句“雄關漫道真如鐵”,我對一句“而今邁步從頭越”,在互動中把經典刻進記憶;更有不少孩子鼓起勇氣當起“小老師”,站在臺前帶領大家誦讀,自信的模樣閃閃發光;而晨誦群內的讀背、抄默打卡,像一個個小小的約定,不僅記錄了孩子們的成長,也讓堅持閱讀成了孩子們每天的期待。

最動人的,莫過于越來越多家長加入的身影。曾經只是忙著催促孩子,如今卻搬起小板凳坐在孩子身邊,陪他們一起朗讀;曾經把“沒時間”掛在嘴邊的家長,如今每天雷打不動陪孩子打卡,在《道德經》的韻律里重溫童年,在《笠翁對韻》的對仗中感受漢字之美。親子共讀不再是任務,而是夜晚燈下最溫馨的時光——孩子指著書中的插畫問東問西,家長借著故事分享人生感悟,書香里,親子關系變得愈發親密,成長也在雙向奔赴。

正如那位媽媽的感嘆,晨讀帶來的改變是“潤物細無聲”的:曾經賴床的孩子成了“小鬧鐘”,曾經疏于閱讀的家庭,如今把讀書當成了每日必修課。這就是經典的力量,它不僅讓孩子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更讓家長在陪伴中重拾對閱讀的熱愛,與孩子一同在文字里遇見更好的自己。

在此,我們向所有鋼城的家長發出倡議:讓我們多讀書、讀好書,讓晨讀的書香飄進每一個家庭。當閱讀成為一種習慣,當經典融入日常,我們會發現,孩子眼中的光更亮了,家庭里的笑聲更暖了,整個鋼城,都因這無聲的浸潤而愈發芬芳。

來吧,加入這場晨讀之約,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在經典中成長,讓書香,裝滿這個夏天,也裝滿往后的每一天。(劉奕含)

來源: 科學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