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汽車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隨著事物的崛起與發展,“流言”也順勢而生。

您是否也聽說過一些關于汽車的“流言”卻不知真偽。

汽車“流言”粉碎機將為您一一破解“流言”背后的真相,接下來請一起走進本期內容。

01-智駕就是自動駕駛

流言:很多人認為,智駕就是自動駕駛,可以全權交給汽車代替人類駕駛車輛。

真相:以上說法系謠言!

智駕并非自動駕駛,而是屬于輔助駕駛范疇。首先我們了解下智駕定義。

智駕是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簡稱,本質仍屬于L2級輔助駕駛范疇,通過攝像頭、雷達等傳感器的感知融合,構建出車輛的“機械外腦”,其功能如車道保持、自適應巡航等。駕駛員在使用輔助駕駛功能時,必須時刻保持注意力,手一定不能離開方向盤,L3級以上才允許有限移交控制權。

根據國際汽車工程師協會頒布的自動駕駛等級,其分為6個等級,依次是:L0:無自動化(完全人工駕駛),L1:輔助駕駛(單一功能自動駕駛),L2:部分自動化(組合功能自動化),L3:有條件自動化(有限移交控制權),L4:高度自動化(限定區域完全自動化),L5:完全自動化(全場景無人駕駛)。

所以,智駕本質是輔助駕駛,等級為L2級,離L5級的自動駕駛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02-“女王副駕有安全隱患

流言:現在很多車為了凸顯副駕駛的尊貴,推出了名為“女王副駕”的配置以吸引消費者,但也有人認為這個配置有著安全隱患。

真相:以上說法是真的!不正確的使用“女王副駕”存在安全隱患。

所謂“女王副駕”的核心是?電動腿托、腳托?和?大角度靠背調節?(最大可達160°),使乘客能以半躺姿態休息,類似飛機頭等艙的體驗。部分車型還集成加熱、通風、記憶功能,進一步提升舒適性。

但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的“女王副駕”都忽略了和安全帶的適配。汽車的安全帶通常固定在車輛B柱上,當“女王副駕”展開時,安全帶無法正常拘束住人體,此時一旦發生碰撞,安全帶無法起到保護乘車人安全的作用,具有安全隱患。

因此“女王副駕”并不能在行車過程中保障乘車人安全,只是一種在駐車時才能安全使用的休息手段,其設計仍需要改進。大家在使用汽車上的某些功能時一定要注意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使用。

03-小排量汽車更省油

流言:駕駛小排量汽車會更加省油。

真相:以上說法不準確。

很多人總認為小排量汽車往往會有著更省油的表現,單從賬面數據上來看的話,這種說法并沒有錯,因為小排量汽車行駛過程中會消耗更少的燃油。但事實上,油耗會受很多因素影響,如果汽車采用了排量過低的發動機,在行駛過程中的動力便會嚴重缺失,從而引發“小馬拉大車”的情況,駕駛者在此時踩油門會更加用力,直接致使發動機承受著更大的負荷,從而使耗油量瞬間提升。

兩輛卡車相撞沖擊力可以把夾在中間的轎車壓成鐵餅

流言:據說當兩輛高速行駛的卡車迎面相撞時,帶來的沖擊力可以將夾在中間的轎車完全壓成一塊鐵餅。

真相:以上說法系謠言!

卡車體型龐大本就較為“危險”,當兩輛高速行駛的卡車迎面猛烈相撞,其破壞力可想而知。那么如果在它們相撞的正中間有一輛小轎車,這輛小轎車會被壓成鐵餅嗎?國外專業團隊進行了實驗。隨著一聲巨響兩輛卡車相撞,夾在中間的小轎車也受到了猛烈的撞擊,確保安全后,實驗人員上前查看,小轎車并沒有被壓成鐵餅,不過也確實面目全非,若車上有成員乘坐,恐怕無法幸免于難。所以說,雖然不至于被兩輛高速相撞的卡車壓成鐵餅,但也絕對危險系數拉滿,大家還是在高速路盡量和大型車輛保持距離。

本期汽車“流言”粉碎機有沒有幫您破解一些以前不知真假的“流言”呢?大家心里還有哪些希望求證的流言可以在評論區留下,讓我們一起尋求科學真相吧!

圖片源自網絡

來源: 北京汽車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