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留言,詢問有頸動脈斑塊,但沒有三高,不過他是完全他汀不耐受,現在只單獨服用依折麥布,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控制在2.3mmol/L,如果換成海博麥布,降脂效果會不會更好一些,服用時有什么注意事項呢?

華子告訴他,頸動脈斑塊主要與年齡相關,沒有三高也不吸煙的話,LDL-C在2.6mmol/L以下就可以了。依折麥布與海博麥布可以互相替代,但是兩者降脂效果相似。

一、頸動脈斑塊的常見成因

頸動脈有處“Y”形分叉,此處動脈內膜受血流沖刷,容易出現機械性損傷,使LDL-C進入其中,形成斑塊。很多人從青少年時期,頸動脈就會形成**“脂紋”,然后隨著年齡老化,逐漸轉變成斑塊**。

斑塊的自然進展過程十分緩慢,大多數斑塊需要數十年的時間進展,才可能對健康造成威脅,很可能超過了目前人類的預期壽命。比如說60歲的人發生了斑塊,如果身體健康,可能要超過100歲才會造成動脈嚴重狹窄,遠超過了人類平均壽命,無需擔心。

但是如果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吸煙、遺傳等危險因素,斑塊就會加速進展還會增加破潰風險,就需要積極控制了。

二、不耐受他汀可單獨用麥布

目前對動脈粥樣硬化的治療,以他汀類藥物為主,其不僅可以降低LDL-C水平(30%-50%),同時還有抗炎、抗氧化、改善動脈內膜代謝的作用。

膽固醇吸收抑制劑(依折麥布、海博麥布)也是常用降脂藥物,但降脂強度較低,在單獨用藥時,對LDL-C水平的降幅只能達到20%左右,所以通常需要與他汀聯用才能發揮較好降脂效果,但如果存在完全他汀不耐受,也可以單獨使用

不過麥布類藥物沒有他汀的抗炎、抗氧化、改善動脈內膜代謝等作用,單獨用藥時無法有效逆轉斑塊。

三、依折麥布與海博麥布

依折麥布是全球首個膽固醇吸收抑制劑,2002年在美國上市;海博麥布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藥,2019年在國內上市。兩者的化學結構雖然有差異,但作用靶點相同,都可以抑制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降脂強度相似

依折麥布在全球應用時間超過20年,在長期有效性和安全性上積累了大量證據;海博麥布在藥物結構上進行了優化,旨在提高藥物的安全性,理論上略優于依折麥布,但上市時間較短,長期數據較少。

在實際應用時,依折麥布與海博麥布的核心適應癥相同,降脂強度相似,可以替代使用。兩者常用量均是每日10mg,服藥1次,早晚均可;且不受食物影響,空腹或是餐后服用均可;主要經糞便排泄,腎功能不全者不需調整劑量。

兩者影響膽固醇的吸收,但不影響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吸收。在單獨用藥時不良反應很低,但與他汀聯用時,可能會升高肌病風險,需要注意肌痛、乏力的癥狀,必要時檢測肌酸激酶(CK)水平,有異常時及時就醫。

總結一下,在他汀不耐受時,可以單獨使用依折麥布或是海博麥布,兩者可以互相替代,但降脂強度較低;如果與他汀聯用,需要注意肌病相關的不良反應。

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對用藥有疑惑,請咨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

來源: 藥師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