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I換臉”“虛擬來電”等新型詐騙手段不斷翻新,傳統反詐宣傳如何破局?7月18日,浙江省首家反詐中心上城體驗館的直播給出了答案。這場吸引10715余人觀看、收獲近4000條評論的直播,不僅登上熱搜,更讓“專業、有趣、實用”的科普反詐新模式深入人心!
跟著主持人的腳步走進館內,AI反詐機器人“小寶”早已站在入口處等候,圓滾滾的機身轉了轉,用清脆的聲音介紹:“歡迎來到‘防騙訓練營’!這里有108種騙子套路拆解,保證讓你看完不想騙、不怕騙~”
從“被動聽課”到“主動闖關”,高科技讓反詐活起來
剛和小寶打完招呼,筧橋派出所副所長孔拯邦就帶著“干貨”登場了。他結合近期轄區案例,揭開了當下詐騙的“高發地圖”:暑期學生群體要警惕游戲賬號詐騙、刷單返利,上班族易踩“冒充領導轉賬”的坑,老年人則常遇“保健品騙局”。
講解完,在測試搶答機旁的同學們已經躍躍欲試,孔警官化身裁判,讓同學們開始挑戰“反詐知識問答”——“接到‘客服說快遞丟失要理賠’,該點他發的鏈接嗎?”“兼職刷單第一單給返利,還要繼續做嗎?”同學們爭分奪秒、氣氛熱烈。賽后分享身邊詐騙案例:“我同學就被游戲詐騙過,說要買賬號讓他下載東西,騙子套路可深了。”
VR智能反詐機的體驗,更是讓人屏住呼吸。918主持人康樂親自上陣,戴上眼鏡后立刻“卷入”一場精心設計的詐騙——先接到“客服”說“訂單異常要退款”,接著彈出“官方鏈接”要填銀行卡信息,最后被催促“限時操作否則錢就沒了”……觀眾跟隨第一視角同步緊張,直到摘下眼鏡才恍然大悟:“原來騙子就是這樣一步步逼你轉賬的!”卻在結束后牢牢記住了“不點不明鏈接、不轉陌生賬戶”的鐵律。
隨后,流動VR反詐設備、反詐萬花筒接連亮相。“反詐萬花筒”里,二維動畫、短視頻把詐騙講成了故事,主持人邊看邊答題進行學習成果測試,評論區里,觀眾紛紛感嘆這種學習方式的巧妙。
硬核知識點來了!騙子的“套路公式”和你的“防騙利器”
“不管騙子演哪出戲,本質都是一個公式:虛構場景+操控心理+誘導行動。”孔警官給大家劃重點,“比如冒充公檢法,先編個‘涉嫌洗錢’的場景,讓你害怕;再發‘通緝令’逼你焦慮,最后誘導你下載‘保密軟件’轉錢。”
他尤其提醒大家警惕“電詐工具人”:“有人以為幫騙子轉個賬能賺傭金,其實已經成了詐騙鏈條的一環,輕則凍卡,重則判刑!”說著,他亮出“反詐利器”:國家反詐中心APP能攔截詐騙電話,96110來電一定要接,境外來電提醒服務會幫你標記“高危號碼”……“把這些設為手機‘防火墻’,高危想靠近都難!”
6萬人親測有效的“防騙藥方”,等你來打卡
“多一人體驗,少一人受騙!”反詐宣傳大使陳穎力會長的這句話,讓直播間安靜了不少。他分享了個真實案例:“第一批體驗者是江西的四個同學,其中兩個被詐騙過。體驗完之后都后悔沒早來。”如今,這個體驗館已接待全國6萬多人,“居民可以去社區報名,學生團體可聯系學校預約。”筧橋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江偉也點贊:“用高科技對抗高科技犯罪,這正是體驗館的創新之處!”
“以前總覺得詐騙離自己很遠,體驗完才發現騙子套路這么深!”“VR里‘點鏈接下單’的話術,差點就信了……”直播評論區里,觀眾的反饋道出了體驗館的價值。直播全程設置的答題送好禮環節,讓反詐小熊、定制套裝不斷送出,在歡笑中把知識點刻進觀眾腦海。10715余人的圍觀、近4000條評論,見證了這場直播的火爆,更說明大家對實用反詐知識的迫切需求。
當下,詐騙手段智能化、隱蔽化趨勢明顯,傳統“發傳單、開講座”的模式早已跟不上節奏,而上城體驗館的“線上+線下”雙軌模式,線上靠直播、短視頻讓防騙知識“刷得到”,線下在筧橋街道反詐中心上城體驗館、丁蘭街道杭州市反詐中心體驗館,用VR、AI設備讓市民“學得會”,真正實現了“專業、有趣、實用”。
如果你也想給防騙能力“充充電”,不妨走進反詐中心體驗館——“多一人體驗,少一人受騙”,在智能交互中筑牢防線,讓騙子無機可乘!
來源: 杭州偵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