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古老的智慧典籍《黃帝內經》中,“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理念如熠熠星辰,指引著人們順應四季變化來調養身心。夏天,作為萬物蓬勃生長的季節,蘊含著獨特的養生密碼,遵循《黃帝內經》的教誨,能讓我們在這個熱情似火的季節里,收獲健康與活力。
夏養于陽,呵護生命之火
《黃帝內經》講:“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夏天陽氣最為旺盛,人體陽氣也浮于體表。此時養生,重點在于養護陽氣。夏天不可過度貪涼,空調溫度不宜調得過低,以免寒邪入侵。長時間待在低溫環境中,不僅會使毛孔收縮,阻礙陽氣的正常散發,還可能引發頭痛、關節痛等不適癥狀。適當曬太陽也是夏季養陽的好方法,早晨或傍晚陽光柔和時,漫步于戶外,讓陽光灑在身上,可促進血液循環,激發身體的陽氣。
飲食清淡,滋養脾胃之土
夏季氣候炎熱,人體消化功能相對較弱。《黃帝內經》提倡“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夏季飲食應秉持清淡原則。多吃新鮮蔬果,如西瓜、黃瓜、苦瓜等,既能清熱解暑,又能補充維生素和水分。西瓜甘甜多汁,有清熱除煩、利尿的功效;黃瓜富含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苦瓜雖苦,卻可清熱解毒、滋養脾胃。同時,適量攝入粗糧,如玉米、燕麥等,有助于健脾益胃,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避免食用過多辛辣、油膩、生冷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負擔。
寧心安神,平定內心之躁
夏季心陽最為旺盛,炎熱天氣易使人心情煩躁。《黃帝內經》指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養心在夏季至關重要。保持平和的心態,避免情緒大起大落,可通過冥想、聽音樂、閱讀等方式來舒緩情緒。清晨或傍晚,在公園、河邊等安靜的地方散步,呼吸清新空氣,感受大自然的寧靜,讓內心的浮躁逐漸消散。睡前喝一杯溫牛奶,聽一段輕柔的音樂,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有助于養心安神,提高睡眠質量。
適量運動,暢達氣血經絡
“動則不衰”是中醫養生的重要理念,夏季也不例外。但夏季運動要把握好度,避免在烈日炎炎時進行劇烈運動。可選擇清晨或傍晚時分,進行一些有氧運動,如太極拳、八段錦、瑜伽等。這些運動強度適中,能使氣血通暢,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運動后要及時補充水分,但不可過量飲用冷飲,以免損傷脾胃陽氣。微微出汗即可,既能排出體內的濕氣和毒素,又不會因出汗過多而損耗陽氣。
夏天是大自然賦予我們調養身心的寶貴時節,遵循《黃帝內經》中“夏長”的養生智慧,養陽護心、清淡飲食、寧心安神、適度運動,我們就能在這個夏天,順應天時,收獲健康的體魄,為全年的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讓古老的智慧在現代生活中綻放光彩,引領我們走向更加和諧、美好的生活。
一起來學習黃帝內經養生智慧吧
來源: 于麗醫生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