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勞力性熱射病是一種因高溫環境下 被動暴露 導致的核心體溫急劇升高(通常超過40℃),并伴隨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如意識模糊、抽搐或昏迷)的嚴重中暑類型。與勞力性熱射病不同,非勞力性熱射病多見于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嬰幼兒 或長時間處于高溫密閉環境(如未通風的房間、車廂)的人群。
誘因:
環境高溫高濕(如夏季室內無空調、通風不良)。
身體散熱能力下降(如老年人汗腺功能退化、兒童體溫調節不完善)。
某些藥物(如利尿劑、抗膽堿能藥)或慢性?。ㄐ难芗膊?、糖尿病、肥胖)。
癥狀:
核心體溫≥40℃(需用直腸溫度計準確測量)。
神經系統異常:譫妄、昏迷、抽搐等。
皮膚干熱(可能無汗),伴隨心率快、呼吸急促。
高風險人群:
老年人(尤其是獨居者)。
嬰幼兒及孕產婦。
長期臥床或行動不便者。
服用影響體溫調節藥物的人群。
預防措施
環境控制:
高溫天氣確保室內通風或使用空調、風扇,室溫建議≤28℃。
避免長時間滯留密閉高溫環境(如車內、頂層房間)。
個體防護:
重點人群監護:老年人、嬰幼兒需每日有人照看,監測體溫。
衣著寬松:選擇透氣、淺色衣物,避免過度包裹(尤其是嬰兒)。
補水:少量多次飲水,避免酒精或含咖啡因飲料。
特殊注意事項:
避免高溫時段(10:00-16:00)外出,必要時應佩戴遮陽帽。
慢性病患者需咨詢醫生調整藥物(如利尿劑劑量)。
車內勿留兒童或寵物,即使短時間也可能致命。
社區干預:
建立高溫預警系統,社區工作人員定期探訪獨居老人。
公共場所(如養老院、醫院)加強溫濕度監測。
緊急處理
若疑似非勞力性熱射病,需 立即:
撥打急救電話。
快速降溫:移至陰涼處,脫去外衣,用冷水噴灑或濕毛巾擦拭全身,輔以風扇加速蒸發。
避免使用退燒藥(如布洛芬對熱射病無效)。
非勞力性熱射病起病隱匿但死亡率高,預防核心在于 避免被動熱暴露 和 關注高危人群。通過環境改善、健康教育和早期干預可顯著降低風險。
來源: 壹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