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樂,探索奧秘——西安工業大學實踐隊赴三原兒童村開展科普教育活動
2025年7月,“光電礪刃耀童心,兵工啟智繪未來”國防科普實踐隊在三原縣東周兒童村開展了為期4天的"探索科學奧秘"主題科普教育活動。通過理論講解與動手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學探索之旅。活動圍繞“探索科學奧秘”主題展開,旨在激發兒童的科學興趣,培養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
7月14日上午10時,實踐隊開展莫比烏斯環主題科普活動。實踐隊員通過生動講解,向孩子們闡釋了莫比烏斯環的數學原理及其單面單邊的獨特性質,并結合工業設計、拓撲學等領域的應用案例,說明其在現實中的科學價值。在實踐環節,孩子們在隊員指導下親手制作莫比烏斯環,通過裁剪、翻轉等操作,直觀觀察其與普通紙環的差異,并體驗“一筆畫滿環面”的拓撲特性。活動以寓教于樂的方式,激發孩子們對數學與科學的探索興趣。
圖1 實踐隊員為孩子們講述莫比烏斯環 張鯤沄供圖
下午2時,實踐隊為孩子們帶來“伯努利原理”科普課程。主講人從飛機飛行等生活實例切入,生動闡釋了流體速度與壓強的科學關系。為加深理解,團隊設計了空筒吸附碎紙、吹動紙條等互動實驗,讓孩子們直觀感受流體壓強差的神奇現象。活動現場,孩子們踴躍參與、積極提問,在實踐體驗中進一步認識到伯努利原理的科技應用價值。
圖2 實踐隊成員以飛機為引例說明伯努利原理 張鯤沄供圖
圖3 實踐隊成員帶領孩子們體驗伯努利實驗 張鯤沄供圖
7月15日上午,實踐隊開展了“時間的計量”主題課程。本次科普環節采用了”視頻講解+實物演示“的模式,生動介紹了水鐘、圭表、火鐘、日晷等古人計時工具。通過動畫生動呈現,讓孩子們直觀了解到日晷和銅壺滴漏的工作原理。宣講員以互動問答形式引導孩子們思考銅壺滴漏的優缺點,現場討論熱烈。為增強體驗感,實踐隊員設計的"感知時間流逝"互動游戲將氛圍推向高潮,孩子們踴躍參與30秒估測挑戰,在游戲環節中體會古代計時的智慧。
圖4 實踐隊員講解銅壺滴漏原理 張鯤沄供圖
圖5 孩子們上臺體驗30s計時活動 張鯤沄供圖
當日上午,隨著“時間的計量”主題課程在三原縣兒童村圓滿結束,標志著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正式落下帷幕。作為活動的收尾環節,該活動以系統的知識講解與規范的教學流程,為此次實踐畫上了圓滿句號。三原兒童村之行,不僅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了科學知識,更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他們的邏輯思維與動手能力。
此次科普活動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將科學知識與趣味實驗相結合,讓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感受科學的魅力,樹立探索未知的信心。科學教育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途徑。西安工業大學暑假實踐隊以實際行動踐行科普教育使命,為鄉村兒童的成長注入科學力量。未來,實踐隊成員將繼續優化科普內容,結合更多趣味實驗與社會熱點,為青少年科學素養的提升貢獻力量。
通訊員:秋偉妮 楊欣悅 王雨彤
來源: “兵器小鎮”科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