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解決邊疆地區科普資源短缺難題、助力基層專兼職科普工作者專業能力提升,近日,市科協青科中心選派2名科技館經驗豐富的科普專員組成科技志愿小分隊,到班洪鄉“三好”邊境黨校,融合2025年臨滄市科普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訓班開展“1+N”科普資源共建共享活動,形成科普資源共享、能力共促的合力。
本次培訓以需求為核心導向,針對基層科普實踐活動所面臨的問題,精心設計了《科普教育活動的策劃與開展》和《利用身邊資源進行科學表演》兩門課程。通過“專題輔導+分組研討+科學實驗”的立體化學習體系,以案例分析、問題解答等方式,系統性地梳理了科普需求分析、目標設定、主題與內容設計、資源整合與籌備等六大關鍵環節。此外,還實施了鋼針穿氣球、自制空氣炮、回形針漂浮等4個互動實驗,讓學員在實操中掌握針對青少年等目標群體的科普活動設計與執行技巧,進而提升他們活動策劃和執行能力?;顒蝇F場氣氛活躍,學員紛紛評價課程“貼近實際、易學實用”,尤其在資源有限條件下開展特色科普活動方面收獲顯著。
活動覆蓋臨滄市各縣(區)科協干部、沿邊10個鄉(鎮)科協工作人員、基層“三長”代表等50余名專兼職的科普工作者,不僅促進了思想碰撞與經驗互鑒,還有效實現了學用結合、知行合一。下一步,市青科中心(科技館)將持續深化“1+N”共建共享模式,探索線上資源共享機制,推動科普服務的常態化和長效化,為“館地合作”積累經驗,助推臨滄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為臨滄市科普事業的發展注入新動能。
來源: 科普臨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