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贛食十味”科普行動團隊首站走進樟樹市雙金園藝場,開啟藥膳食養文化的溯源之旅。
來自江西省藥膳食養研究會、央視發現品牌欄目組、南昌市科技教培協會、南昌理工學院的多方力量齊聚中國藥都·江西樟樹,與雙金園藝場付小文書記及其團隊深入交流,共同探尋“贛食十味”食材的生長密碼與科普根基。
作為“贛食十味”藥食同源食材的重要源頭,雙金園藝場的優勢一目了然——土地肥沃、氣候溫潤,為道地藥材生長提供了天然沃土。眼下,這里正推進300畝“贛食十味”示范種植基地建設,這也是全省唯一的一個聚焦“贛食十味”專屬示范基地。與規模化種植不同,基地以“品種展示、標準制定、技術示范”為核心,田間已規劃“樟頭紅”陳皮、泰和烏雞(配套養殖區)、黃精、白蓮等代表性食材的分區培育區,工人正精細開展種苗優選、種植規范試驗,未來將為全省提供可復制的標準化樣本。這片“成長中”的基地,注定成為“贛食十味”從“特性到標準”的直觀科普陣地。
現場亮點紛呈:江西省藥膳食養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媛媛為園藝場授牌《“贛食十味”藥食同源食材科普陣地》,讓田間地頭變身科普“第一課堂”;南昌市科技教培協會會長嚴俊與付小文書記深入洽談,計劃將此處打造成“看得見、摸得著”的田間實踐基地,讓市民近距離感受藥材生長的奧秘。
當日下午,團隊轉赴樟樹園藝場,將焦點對準“樟頭紅”陳皮的產業化發展。調研團與園藝場杜志勇書記、江西商洲紅農產品有限公司張緒林董事長圍坐探討,從種植標準到倉儲陳化技術,從產品線拓展到市場渠道搭建,全方位梳理全產業鏈布局思路。央視發現品牌欄目組董建斌主任的鏡頭全程聚焦:記錄不同年份陳皮的色澤紋理差異,追蹤從標準化種植到精細化加工的全鏈條軌跡,捕捉品牌推廣的創新思路。這些影像不僅是產業化成果的鮮活注腳,更將通過媒體傳播放大“樟頭紅”陳皮的產業價值。
7月12日的行程,讓“贛食十味”的科普根基愈發清晰——從源頭種植到產業規劃,每一步都為食養文化的傳播埋下伏筆。
來源: 江西省藥膳食養研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