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的凌阿姨(化名)今年年初突然出現上腹部脹痛,一開始以為只是胃口不舒服,可這樣的情況卻持續了2個多月,在家人的催促下,凌阿姨來到我院肝膽胰外科專家門診就醫。經過仔細檢查和評估后,醫生為她開具了超聲檢查。二維超聲提示**“肝右葉可見直徑9cm的實性腫塊”**,但從腫塊內部回聲及血供情況無法判斷腫瘤的良惡性。

為了進一步確認凌阿姨肝內病灶的性質,醫生為她進行了超聲造影檢查,造影后的瞬間,畫面亮了起來。圖像顯示**“肝實性腫塊動脈期邊緣早于肝實質增強,內部不均勻增強,于25s時造影劑達峰,門脈期腫塊內早于肝實質減退,呈低增強,延遲期呈不均勻低增強****”**,這些增強模式為診斷提供了豐富的血流微灌注信息,最終超聲提示:肝右葉實性占位——超聲造影考慮惡性(肝內膽管細胞癌可能性大);檢查的同時為患者進行了超聲引導下腫物穿刺活檢術,經過最終的病理學確認后,目前凌阿姨已經開始規范化治療。

為什么肝病要做超聲造影檢查?超聲造影檢查有什么優勢?

今天,我們就請超聲醫師為您解答——

超聲造影是在常規超聲檢查的基礎上,通過靜脈注射超聲造影劑,實時、動態、全程顯示組織器官的血流灌注情況,通過對病灶增強時間、增強水平、血管構筑特征、造影劑分布特征、增強消退模式等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廣泛應用于病灶的良惡性判斷、腫塊的穿刺活檢引導、惡性腫瘤化療及微創介入術后療效評估等方面,是一項實時、動態、快捷無創、無電離輻射、特異性和敏感性高的新型影像學技術,超聲造影是繼二維超聲、彩色多普勒超聲之后的第三次超聲革命。

  • 超聲造影可以實時、動態、全程顯示造影劑在病灶中分布的過程及路徑,能夠更好地顯示組織器官的小血管及微血管的血流灌注情況,不僅能對病灶的良惡性進行判斷,還能對部分病灶的病理類型進行診斷。

  • 安全性:超聲造影劑為微氣泡,由磷脂或人血白蛋白為外壁,內充六氟化硫或全氟丙烷等惰性氣體,一般經外周靜脈或腔道注入10—15分鐘后可全部通過呼吸排出體外,無肝、腎毒性,無輻射,也不影響甲狀腺功能,且短時間內可以重復給藥。且造影劑是血管示蹤劑,只停留在血池中,不會進入組織間隙,是真正的純血池造影劑。

  • 操作簡便,可以在術中和床旁進行。

  • 價格相對CT和MRI檢查更低廉。

  • 既往對超聲造影劑過敏的患者禁用。
  • 嚴重冠狀動脈疾病或嚴重呼吸道疾病慎用。
  • 妊娠期和哺乳期婦女、18歲以下的患者不宜使用。
  • 伴有右向左分流心臟病患者和嚴重肺動脈高壓患者慎用。

  • 造影前需空腹6—8小時,一般無其它特殊準備。
  • 備好以往的檢查資料,便于醫生對比病灶變化。

來源: 南開大學附屬北辰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