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設備的普及和用眼習慣的改變,高度近視人群正在迅速增長,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然而,高度近視不僅僅意味著需要依賴眼鏡,它還可能伴隨一些潛在的健康風險,青光眼就是其一。

青光眼是一種以視神經損傷為特征的眼病,若不能及時診斷和治療,可能導致不可逆的視力損害,甚至失明。特別是高度近視患者,他們患青光眼的風險明顯高于普通人。

高度近視為什么更容易患青光眼?

以下幾點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高度近視為何會增加青光眼的風險:

高度近視是青光眼的危險因素

高度近視(通常指近視度數大于600度)已被公認為青光眼的危險人群。研究表明,高度近視者患青光眼的概率約為普通人的6倍以上【1】。

眼軸拉長,視神經更脆弱

高度近視患者的眼軸比普通人明顯拉長,這種改變對眼球內部結構產生了深遠影響,這種影響從兩方面增加了青光眼風險:

①視神經易受損:眼軸的過度拉長會使視神經受到牽拉或壓迫,增加損傷風險。而視神經損傷正是青光眼的核心病變【2】。

②鞏膜變?。焊叨冉曊叩撵柲ぷ儽?,眼球對外界刺激和壓力變化的抵抗能力減弱,使視神經更易受到眼壓波動的影響。雖然高度近視者的眼壓未必比普通人高,但由于其眼球結構更脆弱,對眼壓波動的耐受力較差。即使是輕微的眼壓變化,也可能對視神經造成損害。

診斷存在挑戰

高度近視患者的眼底形態,例如視杯偏大,與青光眼患者的表現相似,這可能導致醫生在早期診斷時出現混淆。許多青光眼的早期癥狀容易被誤認為是高度近視的正常表現,從而延誤治療時機。

青光眼的危害,不可忽視的視力威脅

青光眼對視力的威脅主要體現在它的隱匿性和不可逆性上。

青光眼在早期可能沒有明顯癥狀,但病情會逐漸進展,導致視野范圍縮小,最終發展為“管視”,甚至完全失明。這種損害一旦發生,現有醫療手段無法恢復,治療的重點只能放在延緩病情進展上。因此,早發現和早治療至關重要。

以下癥狀可能提示青光眼的存在,特別是高度近視者需要引起重視:

①視力波動或模糊:突然感覺看東西模糊,尤其是在夜晚。

②眼脹或頭痛:眼部脹痛、頭痛,常發生在長時間用眼或情緒波動之后。

③視野縮?。阂曇胺秶饾u變窄,尤其是在弱光環境下更為明顯。

④虹視:看燈光時看到彩虹狀的光圈。

⑤無痛、視野缺損不明顯,且雙眼視野缺損通常不會發生在同一位置,因此容易被患者忽略,早期診斷困難【3】。

如果出現上述情況,應盡早就醫,進行專業檢查。

高度近視如何預防青光眼

高度近視雖然是青光眼的高危因素,但通過科學預防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風險。以下幾點尤為重要:

定期眼科檢查

定期檢查是發現青光眼的關鍵,尤其是對于高度近視者。建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眼科檢查,包括:

①眼壓檢測:評估眼球內部的壓力水平。

②眼底檢查:了解視神經健康狀態。

③視野檢查:檢查是否存在早期的視野缺損。

如果有青光眼家族史,檢查頻率可以適當增加,例如每6個月一次。

合理用眼,減輕負擔

現代生活離不開電子設備,但高度近視者需要更加注意用眼衛生:

①遵循“20-20-20”原則:每用眼20分鐘,休息20秒,遠眺20英尺(約6米)。

②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比如低頭玩手機或伏案閱讀。

③保證用眼環境的光線充足且均勻。

健康生活方式

①均衡飲食:多攝入富含維生素A、C、E及抗氧化劑的食物,如胡蘿卜、菠菜、藍莓和魚類,有助于維護眼部健康。

②適度運動:適量的有氧運動有助于降低眼壓,但需避免劇烈運動或頭低的體位(如倒立)。

③情緒管理:情緒波動會引起眼壓波動,學會減壓有助于保護眼睛。

遵醫囑治療

如果確診為青光眼,一定要嚴格遵醫囑治療。醫生可能會根據病情建議藥物治療、激光干預或手術處理,切勿自行停藥或更改治療方案,以免病情加重。

東莞愛爾眼科醫院青光眼科鄧江穩主任提醒:高度近視并不意味著一定會患上青光眼,但它確實讓青光眼風險增加。因此,高度近視者需要格外重視眼部健康。通過定期檢查、科學用眼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大大降低青光眼的發生幾率。

視力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是保護視力的關鍵。如果你或家人是高度近視患者,請從今天開始行動起來,為自己和家人守護一份清晰的未來。

參考文獻

【1】 霍棟安, 等. 開卷有益-求醫問藥. 2023;(03):26-27.

【2】劉慧,陳鳴.高度近視視神經改變與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的相關性研究進展[ J].眼科學報,2023,38(1):45-51.doi:10.3978/j.issn.1000-4432.2023.01.04.

【3】朱天翼, 等. 中華眼科雜志. 2023;59(09):757-763.

來源: 東莞愛爾眼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