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業大學“光電礪刃耀童心,兵工啟智繪未來”國防科普實踐隊赴渭南市博物館參觀學習并開展國防教育科普

薪火相傳 國防筑夢
為深入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強化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2025年7月11日,西安工業大學“光電礪刃耀童心,兵工啟智繪未來”國防科普實踐隊前往渭南市博物館進行參觀學習,并開展了一系列特色科普活動。

圖1 實踐隊員合影留念。張鯤沄供圖
校地聯建 合作共贏
上午十時整,西安工業大學與渭南市博物館共同設立的社會實踐基地在渭南市博物館隆重舉行了揭牌儀式。此次合作的開展,標志著雙方在資源整合與優勢互補方面取得了關鍵性的進展,同時也象征著校地合作模式的一次創新性探索。基地的正式啟用,為西安工業大學與渭南市博物館在人才培養及文化傳承等領域的進一步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雙方未來合作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圖2 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授牌儀式。張鯤沄供圖
時光探秘 強國有我
首先,實踐隊成員以“渭南三圣”典故、華山奇觀為切入點,結合渭南博物館資源拉近與兒童的距離。通過“時空穿越趣味情景”激發孩子們對古代時間記錄方式的濃厚興趣,隨后,“時間感知測驗”這一互動游戲成功點燃了現場的熱烈氛圍,孩子們積極投身于30秒時間估算的挑戰中,使孩子們深刻體驗了時間記錄的過程。
科普環節運用視頻講解與實物演示相結合的創新模式,全面闡釋了水鐘、圭表等古代計時器的工作原理。通過三維動畫的生動呈現,詳細展示了日晷和銅壺滴漏的計時機制。特別設計的"古今時間對話"環節,旨在激發青少年對未來科技發展的想象,并介紹了我國航母建設等重大科技進展,以加深青少年對科技強國理念的理解。在活動的最后環節,通過展示99A主戰坦克的精密模型,實踐隊員細致解釋了其機械結構和作戰原理,使孩子們能夠直觀地認識到現代武器裝備的科技水平。

圖3 實踐隊員講解古代計時器知識。田宋萍供圖

圖4 實踐隊員進行坦克模型展示。張鯤沄供圖
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孩子們在實踐隊員的協助下,親身體驗了日晷的制作流程,從繪制刻度到安裝指針,深刻體會到了古代人民在觀測天象、計量時間方面的智慧結晶。最后,實踐隊成員與孩子們共同對渭南市博物館的文物進行了深入學習。

圖5 實踐隊員與孩子們共同參觀渭南市博物館。張鯤沄供圖
兵工傳承 童心筑夢
本次實踐活動巧妙地融合了國防兵工知識與古代計時技術,通過制作日晷,孩子們得以更深刻地體驗到古人的計時智慧。未來,西安工業大學兵器小鎮大學生科普志愿服務隊將持續秉承“植根兵工學科、追求深度科普”的原則,讓青少年更深入地體驗科技強軍的宏偉力量,領略現代國防科技的獨特魅力;實踐隊成員表示,實踐基地能夠使知識傳播更貼近實際,讓實踐教育充滿人文關懷,從而助力少年兒童在探索的道路上健康成長。(通訊員 劉強珺 郭帥 秋偉妮 楊悅欣 王雨彤)

來源: “兵器小鎮”科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