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屁股每個人都有
但有的屁股還活著
有的屁股已經死透了
松垮、扁平、無力
這可能是打工人的“工傷”
很多人都有這種情況
說不定你的屁股也早就陣亡了
只是你沒發現
不信的話
可以用幾個簡單的方法測一下
首先,要認真拷問一下自己,自己的屁股有沒有這些問題:
1.屁股一點曲線都沒得,側面看著扁,后面看著塌,兩邊還有點向內凹陷;
2.坐久了感覺屁股發麻,有些時候還有點酸痛,但是伸展后又會好轉;
3.跑步或者走路,感覺腰桿、胯部或膝蓋難受。
如果上面這些你都有,那么很遺憾的告訴你,你的屁股可能已經“死”了。
也許有些人會說自己天生屁股扁,還是不相信自己屁股“死”了。那么你可以嘗試一下這兩種檢驗方法:
第一種: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然后做一個深蹲。
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果你發現自己蹲下去的時候體態有問題,例如膝關節內扣、骨盆前傾、胯骨還有點歪,那么這下確實莫法掩飾了,你的屁股可能真的死了。
第二種:平躺在床上,一只腳屈膝,腳底踩實,另一只腳打直抬起來,然后用力把屁股抬起來,讓屈膝側大腿和身體連成一條線。
自己感受一下主要是哪些肌肉在用力,如果不是屁股上的肌肉,而是像下腰部、膝部的肌肉在發力,那也可能說明你的屁股已經“死”了。
其實沒得啥子好逃避的,死屁股不丟人,要了解它、幫助它,讓它重新支棱起來。
所謂的“屁股死了”,實際上指的是臀肌長時間不工作,就忘了該咋個工作了,跟長時間不說話,再說話就說不清楚一個道理。這種情況也被稱作“死臀綜合征”或者“臀肌失憶癥”。
可能很多人會疑惑,自己的屁股好好的,也沒受啥子苦,咋個就死了?
真要追究原因,主要還是怪個人自己哈。死臀綜合征最常見的原因就一個——臀肌長期受壓,并且處于松弛無力狀態。
時間久了,屁股上的神經和肌肉想再回到原來的狀態就很難了。
要是你天天都坐著,就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所以中招的多數都是天天坐著上班的打工人。
圖片來源:攝圖網
當然,那些天天坐著打麻將、打游戲的人估計也跑不脫,死屁股會公平地找上每一個不肯站起來的人。
不要以為死臀綜合征只是屁股塌了不好看,其實它也會給身體帶來健康方面的影響!
要知道,屁股上的肌肉包括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是人體最強大的肌群之一,平時走路、站立、跳躍都要靠它出力。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你把它坐死了,但需要它的日常工作一點也沒少,就只能讓其他地方的肌肉和骨骼來代償。
一方面可能影響骨盆和腰椎,導致發生骨盆前傾或后傾、腰椎曲度異常,腰部肌肉就容易出現莫名的酸痛;
另一方面可能影響腿部的穩定性,導致膝蓋疼、內八等等,有些人走路不太好看,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存在。
所以屁股死了,不要放棄治療!最好還是給它搶救一下。
放心,多數情況下,屁股死了還是可以讓它恢復的,所以也不用太慌。
如果你屁股死得不算嚴重,只是有點屁股塌、臀肌無力,那可以靠鍛煉練回來,能鍛煉臀部肌肉的運動要好好做,例如:
臀橋
圖片來源:攝圖網
標準動作:仰臥屈膝,雙腳著地,腹部收緊,臀部夾緊抬起,肩、髖、膝處于同一直線上,膝蓋彎曲90度。
深蹲
圖片來源:攝圖網
標準動作:雙腳與肩同寬,微微外展(不超過30°),身體保持中立位,下蹲時,膝蓋彎曲、外展,同時屁股向后下方移動,蹲到大腿上表面與地面平行。
平板支撐
圖片來源:攝圖網
標準動作:雙肘彎曲支撐,肩膀和肘關節垂直于地面,頭部、肩部、胯部和踝部保持在同一平面,腹肌收緊,盆底肌收緊,脊椎延長,眼睛看向地面,保持均勻呼吸。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屁股都可以通過鍛煉練回來。
如果你的情況特別嚴重,比如椎間盤突出、脊柱側彎等異常導致坐骨神經受到壓迫,從而引起死臀綜合征。這種情況就需要使用一些物理療法、藥物治療、甚至手術來處理。
總之,要是死臀綜合征已經嚴重到影響生活,最好還是去醫院找醫生看看。
當然,從源頭上講,最重要的還是平時工作、生活的時候,不要給屁股造成太大的壓力,牢記兩點不得吃虧:
1.每坐1小時起來活動10分鐘,比如進行科學爬樓
2.保持合理體重
死臀綜合征說嚴重也不嚴重,但它是個人生活方式的一種反映,激活屁股,也是在重新激活自己的生活!
聲明:本文系醫學相關教育科普文章,不涉及具體治療方法或醫療行為,不得替代醫院就診行為。
本文審核專家
參考文獻
[1]顏錦坤.臀肌激活訓練對深蹲穩定性影響研究[J].內江科技,2023,44(07):88-89+64.
[2]顧翼宇,丁志清,孫強等.臀肌及核心肌群穩定性訓練在髕股關節疼痛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研究,2022,35(12):1718-1722.DOI:10.13429/j.cnki.cjcr.2022.12.018
[3]張佳,李春寶,劉玉杰.臀肌激活與運動性損傷[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22,30(05):436-440.
[4]王忠良,張德文,覃佳強等.臀肌肌力不平衡所致骨盆傾斜的生物力學與治療[J].臨床小兒外科雜志,2002,(01):18-20+79.
內容制作
編輯:100%甜
來源: 華西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