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產期甲狀腺疾病在孕產婦中患病率較高、病情復雜,可能會對母嬰健康帶來一定的危害。孕產期甲狀腺疾病如果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會增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流產、早產、低出生體重兒甚至死胎的發生風險,并危害后代的神經智力發育。因此積極預防孕產期甲狀腺疾病,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們從備孕期和孕產期兩方面來談談如何預防孕產期甲狀腺疾病。
1備孕期
1、科學補碘莫慌張,母嬰安康有保障
隨著我國碘鹽政策的推廣,目前我國已經沒有人群碘缺乏的地區,但仍有自然環境中缺乏碘的地區,如山區、內陸地區。由于個體飲食習慣和當地自然環境不同,碘營養狀況仍存在個體差異,需要根據個人情況適當補碘。食用加碘鹽是最有效的補碘方式。依據我國現行食鹽加碘含量,每公斤食鹽加碘25-30mg,碘的烹調損失率為20%,按每日攝入5g食鹽計算,每日可攝入碘約100-120μg。如果不吃加碘鹽,備孕期每天需要額外補碘150μg。補碘方式以碘化鉀為宜(或者含相同劑量碘化鉀的復合維生素)。開始補充碘的最佳時間是孕前至少3個月。無論是否食用加碘鹽,備孕期婦女應該適當攝入富含碘的海產品,如海帶、紫菜、貽貝(淡菜)等,以增加碘的儲備量。
在重視補“碘”的同時,補充“鐵”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鐵會影響甲狀腺過氧化物酶的活性,鐵缺乏可增加低甲狀腺素血癥的發生,因此,備孕期婦女應經常攝入含鐵豐富且利用率高的食物,為孕期儲備足夠的鐵。動物肝臟、動物血、紅肉中的鐵為血紅素鐵,吸收率較高,應適當多吃,例如一日三餐中應有瘦畜肉50-100g,每周1次動物血或畜禽肝腎25-50g。為提高膳食鐵的吸收和利用,應同時攝入含維生素較多的蔬菜和水果。
同時備孕期婦女要規律作息、保持愉悅心情,這對預防甲狀腺疾病也是非常必要的。
2、孕前篩查甲狀腺,健康未來早護航
我國衛生健康部門將血清TSH納入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推薦所有備孕婦女均要篩查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SH)。
如果為甲狀腺疾病的高危人群,更應該積極做甲狀腺功能篩查,做到甲狀腺疾病的早診早治,將預防孕產期甲狀腺疾病的關口前移至備孕期。如何識別甲狀腺疾病高危人群?以下為甲狀腺疾病高危人群:
①有甲亢、甲減病史或目前有甲狀腺功能異常的癥狀或體征;
②有甲狀腺手術史和(或)131碘治療史或頭頸部放射治療史;
③有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病或甲狀腺疾病家族史;
④有甲狀腺腫;
⑤甲狀腺自身抗體陽性;
⑥有1型糖尿病或其他自身免疫病:包括白癜風、腎上腺功能減退癥、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癥、萎縮性胃炎、惡性貧血、系統性硬化癥、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等;
⑦有流產史、早產史、不孕史;
⑧多次妊娠史(≥2次);
⑨體重指數(BMI)>40 kg/㎡;
⑩年齡>30歲;
?服用胺碘酮或鋰制劑或近期碘造影劑暴露;
?有中、重度碘缺乏地區居住史。
篩查結果如有異常,應至內分泌科進行診斷和治療。如果是已確診甲狀腺疾病的婦女,一定要在內分泌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備孕計劃。
2孕產期
1、孕期補碘一小步,寶寶智力一大步
妊娠期甲狀腺激素合成增加,腎臟碘排泄增加,以及胎兒碘需求增加,孕婦的碘需要量比非妊娠婦女顯著增加。我國營養學會推薦孕產期碘攝入量為每天230μg。
對于患有甲狀腺疾病的孕婦,如果孕前食用加碘鹽,妊娠期應該繼續食用加碘鹽。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甲減、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癌患者均可食用富含碘的食物,但是,如果在食用加碘鹽的基礎上,補充含碘復合維生素,碘化鉀的含量不應超過150μg。
對于孕產期甲亢患者,仍然可以食用加碘鹽;妊娠早期甲亢沒有控制的患者,應適當限制富含碘的食物和含碘復合維生素制劑;甲亢控制良好的患者,補碘建議同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患者。
2、早篩甲功三項全,流產早產風險減
所有婦女一旦發現懷孕,無論備孕期甲狀腺篩查結果是否異常,均應在妊娠早期進行甲狀腺疾病篩查,這是避免孕產期甲狀腺疾病對母兒危害的重要手段。篩查結果如有異常,應轉診至內分泌科進行診斷和治療。
在對已患有甲狀腺疾病的孕婦,仍應定期對其進行產前檢查,必要時增加產前檢查的次數,密切觀察孕婦癥狀、胎兒發育及其他病情變化,每次產前檢查后需再次進行風險評估,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妊娠風險分級和相應管理措施,并做好孕期健康宣教和保健指導。
生命的奇跡,始于每個細微的守護。預防孕產婦甲狀腺疾病,不是選擇題,而是一道必答題——科學補碘,早一步篩查,多一分警惕,便能為母嬰筑起堅實的健康長城。愿每一位準媽媽都能成為甲狀腺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用科學知識照亮孕育之路,讓愛與智慧代代相傳。
來源: 丹東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