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由河北省歸國華僑聯合會、石家莊市歸國華僑聯合會聯合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舉辦的2025年“親情中華 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河北營科普研學活動在河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普基地進行。來自美國、西班牙、德國、英國等不同國家的華裔青少年、帶隊老師及科技志愿者50余名參加了活動。通過實地參觀、動手實踐和專家科普講座,近距離感受中國農業科技的創新成果與中華農耕文化的深厚底蘊。

科技為橋,開啟尋根之旅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劉敬科副所長對海外青少年的來訪表示熱烈歡迎。此次活動不僅是血脈親情的紐帶,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國農業科技發展的重要窗口。

從實驗室到田間:探索農業科技前沿

在科普基地展廳,馬春紅研究員通過種質資源墻和展板展示,向青少年展示了豐富多樣的農作物、雜糧、蔬菜種子,從傳統糧食作物到珍稀中藥材,每一粒種子背后都凝結著科研人員的智慧。同學們走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實驗室,及華研究員以中藥材質量控制為例,生動講解了現代科技如何賦能傳統中醫藥發展。錢訓研究員則通過農藥殘留檢測設備,揭秘了食品安全背后的技術支撐;在植物基因工程實驗室,楊帆副研究員帶領同學們參觀了實驗室,展示了組織培養試驗及小麥一年五代快速繁育技術,讓同學們直觀感受到生物技術如何破解糧食安全難題。


互動實踐:讓科學觸手可及

科普講座環節將活動推向高潮。及華研究員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中醫藥基礎知識》及中藥材的獨特價值;錢訓研究員結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引導青少年思考健康飲食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趙璞博士《玉米起源、發展與未來》科普講座,則通過動畫和實物標本,講述玉米從古老作物到現代科技產物的演變歷程。

“剝玉米”實踐課。在志愿者指導下,海外華裔青少年親手剝開玉米,觀察種子排列規律。這種寓教于樂的互動方式,讓抽象的科學知識變得鮮活有趣。

文化為魂,共筑未來之夢
此次研學活動以科技為媒、文化為魂,既增強了華裔青少年的民族認同,也為中外科技人文交流搭建了新平臺。未來,河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普基地將繼續整合優質科研資源,打造更多融合科學與文化的特色活動,讓“尋根之旅”成為連接海內外、貫通傳統與現代的璀璨橋梁,為促進文明互鑒貢獻河北力量。

作者:馬春紅 李洪濤 趙璞 朱金永

工作單位: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生物技術與食品科學研究所

來源: 河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