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好!作為一名天天守在病房的重癥護士,我見過太多被膽結石“突襲”的病人,捂著肚子、臉色慘白地沖進急診。這種痛,往往來勢洶洶,讓人措手不及。今天,就帶大家認識這顆藏在體內的“小炸彈”,教您如何避開它的雷區。

一、膽囊:重要的“膽汁倉庫”

它像個“小袋子”,掛在肝臟下方。肝臟每天生產膽汁,膽囊負責濃縮和儲存它。當我們吃了油膩食物時,膽囊就會收縮,把膽汁擠進腸道幫助消化。簡單說,膽囊就像個給消化系統“加油”的小倉庫!

二、膽囊里怎么會長“石頭”?

主要因為膽汁成分不平衡或者膽囊功能下降:

1. 膽固醇超標: 膽汁里膽固醇太多、溶解不掉,就析出來結晶,慢慢變成石頭(最常見,黃白色)。

2. 感染或代謝問題: 可能形成黑色的膽色素結石。

3. 膽囊“懶惰”: 排空不及時、不規律,膽汁濃縮過頭,也容易形成結石。

三、這些信號是警報

1.致命“膽絞痛”: 最典型的信號!常在吃撐或半夜里突然發作,尤其是油膩大餐后。右上腹或心窩處劇烈絞痛,像被擰緊一樣,能竄到后背或肩膀,疼得人坐立不安、冷汗直冒,惡心嘔吐是常伴癥狀。作為護士,我見過許多患者痛到蜷縮在床。

2.發炎警告 - 膽囊炎: 結石堵住膽囊頸管,膽汁流不出,膽囊就腫脹發炎了。這時疼痛會持續存在且加重,一按右上腹就劇痛,還會發燒、怕冷。

3.全身發黃 - 黃疸: 石頭如果掉進膽總管堵住出口,膽汁排不進腸道反而入血,人就會皮膚發黃、眼白發黃,尿液變成濃茶色,大便反而變成灰白色!這是危險信號,必須馬上去醫院!

4.殃及胰腺 - 胰腺炎: 膽總管最下方和胰管是鄰居,結石堵在那里也可能引發致命的急性胰腺炎,疼痛更劇烈,后果更嚴重。

四、應對策略

1. 痛來了,別硬扛:

立刻停止吃喝! 讓膽囊休息。

及時就醫! 這很重要!醫生會用藥止痛、消炎。

輕度發作且無并發癥,可以吃藥控制。但反復發作或結石過大,手術是最終方案。

2.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這是解決反復發作或有并發癥的膽結石的首選方法。技術成熟,肚皮上只有幾個小孔,恢復快,住院時間短。

別擔心沒膽囊怎么辦! 切除后膽汁直接流入腸道,對消化功能影響不大,醫生會指導術后飲食恢復。

五、預防大于治療!

1.少碰油膩! 肥肉、油炸食品、動物內臟(腦、肝、腎)、蛋黃(適量)是重點控制對象。

2.主食粗細搭配: 多吃全谷物、蔬菜水果(特別是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菠菜等)。

3.飲食規律: 按時吃飯,尤其吃早餐!避免長時間空腹讓膽汁淤積。

4.喝夠水: 充足水分有助膽汁稀釋。

5.拒絕肥胖! 肥胖是膽固醇結石的“溫床”。

6.減肥要“慢”: 若需減肥,請勻速緩慢進行(每周減1-2斤)。體重驟降會使膽汁成分驟變,反而大增結石風險(約25%的快速減肥者會生結石)!

7.堅持規律運動(如快走、游泳),控制體重,促進新陳代謝。

愿大家都能遠離這顆“不定時小炸彈”,飲食無憂,健康常在!

來源: 山西白求恩醫院重癥醫學科 郭相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