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下午, 在銀川市科學技術協會的指導與支持下,銀川市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依托“黨建引領‘科普+’”示范品牌,在金鳳區海珀藍軒社區開展以“黨建‘紅’引領科技‘藍’”為主題的系列科普教育活動,為青少年打開了一扇通往星際探索的大門。
活動伊始,科普老師從火星的基本概況講起:作為太陽系第四顆行星,火星直徑約 6779 公里,僅為地球的一半,表面重力約是地球的 2/5,卻有著太陽系最高的山峰——25.7 千米的奧林匹斯山。通過地球與火星的對比,青少年們直觀了解到火星稀薄的大氣層(95% 為二氧化碳)、零下 140℃至 30℃的極端溫差等獨特環境。科普老師借助生動的圖片和視頻資料,將復雜的天文學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孩子們仿佛置身于火星之上,親身感受這顆紅色星球的神秘與壯麗。
活動重點介紹了中國“祝融號”火星車的探測成果。自成功著陸火星以來,“祝融號”搭載的6臺科學載荷正持續探索火星地質構造、土壤成分等關鍵信息。科普老師詳細解讀了這些成果背后的意義,讓孩子們深刻感受到中國航天事業的偉大成就,激發了他們對祖國科技發展的自豪感?,F場還設置了火星車模型制作環節,孩子們在科普老師的指導下,親手制作火星車模型。通過動手實踐,他們不僅理解了機械原理,還培養了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
此次活動將黨建引領與科普教育深度融合,不僅普及了火星知識,更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科學探索的種子。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為培養未來科技創新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讓孩子們在探索宇宙奧秘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來源: 銀川市青輔協科普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