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是我國第21個航海日,主題為“綠色航海 向新圖強”。為弘揚新時代航海精神、普及科學知識,營造知航海、愛航海的良好氛圍,提升保護海洋的意識,在中國航海日來臨之際,區文保旅游服務中心(古林古海岸遺跡博物館)聯合天津城建大學、大港第三小學開展航海日系列活動,讓我們一起來回顧活動的精彩瞬間吧!
一、觀滄海桑田 感歷史變遷
為引導廣大學生學習海洋、濕地、古海岸遺跡文化,傳播航海精神,充分發揮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航海科普教育基地的陣地職能,在中國航海日來臨之際,區文保旅游服務中心(古林古海岸遺跡博物館)聯合天津城建大學開展“觀滄海桑田 感歷史變遷”主題實踐活動,此次活動旨在讓青年學子深入了解濱城的歷史底蘊,感受古海岸遺跡的獨特魅力,同時提升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與文化素養。
活動伊始,在宣教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參觀了“古海岸遺跡研究成果展”,豐富的展陳內容從不同維度復原了渤海灣西岸沿海平原的發展脈絡,通過生動細致的語言與圖文資料的直觀呈現、觀看天津貝殼堤形成過程視頻等方式,帶領師生深入了解距今約6000年以來渤海灣西岸沿海平原的海陸變遷過程以及我們的祖先在這片貝殼堤平原上生息繁衍的歷史,同學們在驚嘆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時,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我國博大精深、生生不息的海洋文明。
玳瑁、硨磲、菊石化石等姿態各異、栩栩如生的珍稀海洋生物標本宛如自然的精靈,瞬間抓住了大家的目光,它們仿佛訴說著人類與海洋的悠久淵源,沉浸式的體驗和趣味互動,讓同學們深刻感受到海洋的壯闊與脆弱,以及保護海洋生態的重要性。同學們紛紛表示,今后應當從自身做起,牢固樹立熱愛海洋、保護海洋意識,將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努力學習,以實際行動踐行生態文明思想,為“海洋強國”“美麗中國”建設貢獻智慧與力量。
二、探尋古海岸 傳承海洋文化為迎接中國航海日的到來,弘揚本土文化,深化館校聯動育人模式,區文保旅游服務中心(古林古海岸遺跡博物館)聯合大港第三小學開展“探尋古海岸 傳承海洋文化”主題實踐活動。來自大港第三小學的“濱小宣”專注志愿講解服務,為同學們和游客帶來“古海岸遺跡研究成果展”的精彩解讀。他們以飽滿的熱情和專業的姿態,通過生動有趣的語言將渤海灣西岸沿海平原的海陸變遷史娓娓道來,帶領觀眾穿越時空,感受濱海新區的悠久文化。展廳內,朝氣蓬勃的“濱小宣”聲音洪亮、姿態挺拔,其認真的態度和豐富的知識儲備贏得同學們和游客連連稱贊。
此次航海日系列活動通過豐富的展陳、多樣的互動形式,在每個人心中種下了關心海洋、熱愛海洋的種子,也讓大家深刻認識到向海發展、向海圖強的重要性,增強了振興中華民族的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未來,古林古海岸遺跡博物館將繼續依托館藏資源,開展更多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宣傳和普及航海知識,引領大家在新時代弘揚航海精神,在各自的崗位中逐浪領航,為交通強國、航運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 古海岸遺跡博物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