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從哪里來
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全長約6397km,位居世界第三,每年流入大海的水量接近萬億立方米。長江這么長,水量這么大,那么它的源頭究竟在哪里呢?
早在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在云南、貴州、廣西等地進行了長達4年的探訪,路程3萬余里,系統全面地考察了水文地理狀況、水系源流特征和規律。他在《江源考》中提出金沙江為長江正源,并根據中國山脈走勢與江河源流的關系,斷定長江發源于昆侖之南。但是由于當時條件的限制,他只到了云南麗江,再未能溯江西上探明究竟。
1976年,長江委首次組織江源考察隊走進了長江源區,初步確定了沱沱河為長江正源,確定了長江為世界第三長河,改寫了長江在世界大河中的排名。
1976年長江源科學考察(圖片取自《2019長江源區綜合科學考察報告》)
1978年,長江委再次組織專家深入江源地區進行了詳細的實地考察,查清了江源水系和源頭情況,確定了長江的三源:正源沱沱河,南源當曲和北源楚瑪爾河。
江源地區,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40多座。氣溫低,四季如冬。年降水量200~400毫米,且以降雪為主。7月份的平均氣溫低于0℃,只有白天在太陽的強烈輻射之下,氣溫才能達到0℃以上,冰雪融水形成的涓涓細流就成為長江的最初水源。
1978年長江源科學考察(圖片取自《2019長江源區綜合科學考察報告》)
那么,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長江的三個源頭:沱沱河、南源當曲和北源楚瑪爾河。
沱沱河發源于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東雪山西南側的冰川中。從各拉丹冬的姜根迪如冰川發源時,沱沱河還只是冰川和積雪融水匯成的小溪流,水面寬只有3米,水深只有20多厘米。
向北流過9千米長的距離到達巴冬山,沱沱河繼續匯集尕恰迪如崗雪山的冰川融水,然后繼續向北,在流出了巴冬山后,先經過一片廣闊的河漫灘,流經長江水系的第一個通江湖泊——雀莫措。
再經過一條峽谷,在這片谷地的出口,河谷突然下切,形成了一條長約5千米的陡峭峽谷,高達20多米,這里就是沱沱河的上源。河水流到葫蘆湖附近,急轉東去,在這里流成一個大拐彎形狀,堪稱萬里長江第一彎。
經過了130多公里的流程后,河道變得開闊起來,在流到青藏公路時,沱沱河已是寬1500米的大河了。
沱沱河
當曲發源于唐古拉山脈東段北支霞舍日啊巴山東北麓,海拔5395米。當曲源頭為高寒沼澤濕地,多股水流從海拔5050米的松散覆蓋層下流出,沿程漸具溝谷形態。
當曲流經的這一片沼澤區南北長約54公里,東西寬約38公里,為大片不能通行的沼澤和小片尚能通行的沮洳地組成,海拔4700~4800余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沼澤濕地。
往下納天曲、鄂爾瑪納草、布曲等支流,在囊極巴隴與沱沱河匯合,從這里起稱為通天河。
當曲
楚瑪爾河在藏語中意為“紅水河”,有西北大地之血之稱,有北、西兩源。
北源發源于可可西里山東部,海拔5301米的高地,曲折西南流轉南至海拔4780米處與西源匯合。
西源發源于可可西里山黑積山南麓,分水嶺海拔5432米,出山后,向南轉東南流至一咸湖,出湖東流至另一咸湖,再出與北源匯合。
兩源匯合處河寬5米,水深0.3米,又曲折東流約96公里從南部注入葉魯蘇湖。葉魯蘇湖又名多爾改錯,湖面海拔4688米,湖面積約144平方公里,是江源地區最大的湖泊。
楚瑪爾河在該湖東側出湖,曲折東流至楚瑪爾河沿(地名)與青藏公路相交。往下納多郡曲、那日曲、涌那谷曲等支流,在曲麻萊縣匯入通天河。
楚瑪爾河
來源: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