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北京天氣濕熱,“北京出門像被牛舔了一口”的話題一度沖上熱搜榜,引發熱議。作為夏天的“氣氛組組長”,小暑帶著高溫、高濕閃亮登場。別慌!中醫養生秘籍已到貨,讓您輕松解鎖夏日限定版健康生活。
小暑=“小熱”,但千萬別被名字騙了!
這時候的太陽堪稱“全能型選手”——曬得您“外焦里嫩”,濕度還自帶“蒸籠特效”。中醫說這叫“暑多夾濕”,容易讓人變成“行走的黏豆包”:頭重腳輕、胸悶暴躁、食欲缺乏……
養生重點:和“暑濕”劃清界限!
飲食篇:吃對食物=裝了個“天然空調”
解暑三寶
**綠豆湯:**夏日“滅火器”,加點薄荷更清涼(腸胃弱者別冰鎮哦)
綠豆100克+清水1.5升+冰糖適量
**冬瓜薏米湯:**濕氣“吸塵器”,水腫星人必備
冬瓜500克(帶皮,切塊)+薏米30克(生薏米偏寒,炒薏米更溫和)+瘦肉/排骨200克+生姜(帶皮)3片+清水1.5升+鹽適量
**酸梅湯:**生津開胃,專治“熱到沒胃口”
烏梅30g + 生or炒山楂20g + 甘草5g + 陳皮10g + 冰糖適量
**小提示:**糖尿病患者可不放糖
黑名單
燒烤炸雞(火上澆油警告)
冰鎮飲料(一時爽,傷脾陽)
趣味TIP:西瓜雖甜,可別學“吃瓜群眾”當飯吃!中醫說它性寒,每天200g足夠啦
作息篇:睡個“神仙午覺”
**小暑要“偷懶式養生”:**黃金時段:11:00-13點(心經當令,小憩20分鐘=充電2小時)夜貓子警告:最晚11點前睡覺!夏天熬夜=在身體里“堆垃圾”
運動篇:做“溫和派”達人
推薦清晨/傍晚選擇:八段錦
游泳
拒絕中午暴汗跑步!小心變“移動小籠包”
情緒篇:給心情“降個溫”
高溫易怒?試試中醫“滅火三招”:
聞香法:佩蘭/薄荷香囊掛身上音樂療法:聽《紫竹調》
寫書法:練字靜心,專治“易燃易爆”
急救彩蛋:中暑應對法
如果出現頭暈惡心,快按“救命穴位”
內關穴(手腕內側三橫指,兩筋之間):按揉3分鐘刮痧:后背膀胱經刮一刮,秒變“人體散熱器”
**最后劃重點:**小暑養生就6個字——防暑、祛濕、養心!跟著中醫節奏走,這個夏天不僅能輕松度過,還能悄悄變美變健康!
專家介紹
王少卿
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博士
主要從事中醫藥防治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與科研工作
擅長腦血管病、頭痛、頭暈、癲癇、失眠以及脾胃病、月經病等疾病的中醫治療。
作者:王少卿
編輯制作:鄭延坤
內容審校:孫富康、李冠妍
來源: 北京天壇醫院 中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