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天文名詞#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指的是黑洞的邊界,它不是一個實體邊界,只是一個幾何位置,在此位置的逃逸速度等于光速。1915年愛因斯坦在提出廣義相對論和黑洞時并未定義這個“不可逃逸邊界”的術語,該名詞直到20世紀60年代末才被廣泛應用。基于不同的學科,事件視界具有不同的定義,一般有兩種主流觀點:一種是彭羅斯基于廣義相對論和物理學所作的定義“所有試圖逃逸出去的光子統統都被引力拉回的邊界”;另一種是霍金基于量子力學和宇宙學所作的定義“空間中是否有能力向遙遠宇宙發送事件信號的邊界”。在廣義相對論中,事件視界把時空分成了兩個部分,視界之外,光信號可以在任意距離上互相聯系,這是我們所能觀測到的宇宙;而在視界之內,所有的光線向中心集聚而不能逃逸,它們同視界以外都不可能有任何信號聯系。所有的物質和輻射只能從視界外進入,一旦越過視界,都無一例外地繼續塌縮到中心的奇點,所有物質都被壓縮到極限,時空無限彎曲。圖為M87星系中心黑洞的事件視界,這是人類拍攝到的首張黑洞事件視界的照片,圖像來源:ESO
來源: 星明天文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