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校際合作,激發學生對海洋科學的興趣,3月23日,廈門海峽導報小記者團組織四年級師生20余人走進廈門大學海洋科技博物館,開展主題為“探索藍色星球,守護海洋家園”的科普實踐活動。
在博物館講解員的帶領下,師生們依次參觀了“海洋生物”“海洋地質”“觀海弄潮”“水聲通訊”以及“綜合體驗”五大主題展區。館內陳列的千余種海洋生物標本、互動投影裝置及VR虛擬體驗設備,生動展現了海洋科技的探索成果,通過實物展品與VR展品的結合,將抽象復雜的科學概念變得真實可感,激發起學生們對海洋的無盡向往。參觀結束后,學生們積極參與展后互動,在“觸摸池”近距離觀察海星、海膽等海洋生物、共同拼裝模型船等,通過沉浸式互動游戲,海洋生態保護知識更加深入人心,并為學生們帶來無限的樂趣與啟迪。
通過本次參觀,學生們深刻意識到保護海洋的重要性。“原來珊瑚礁的形成需要數萬年,而氣候變化正在威脅它們的生存!”四年級一學生在參觀后表示,此前他從未思考過氣候變化與珊瑚礁的關系。本次展覽深化了他的海洋保護意識,也強化了他的生態保護責任感。帶隊教師也指出:“博物館將科學知識與趣味體驗結合,幫助學生們建立了對海洋的敬畏之心,這正是我們開展實踐教育的初衷。”
作為福建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廈門大學海洋科技博物館近年來持續深化與本地中小學的合作,通過“館校聯動”模式打造特色海洋教育課程,堅定不移地推動海洋知識科普的傳播,為培養新一代海洋研究者、探索者、保護者奉獻不竭力量。
來源: 廈門大學海洋科技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