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顯微鏡下的洋蔥表皮細胞宛如一排排“迷你磚塊”在視野中逐漸清晰,當模擬心臟的按壓板傳來有規律的回彈觸感,當寄生蟲標本引得孩子們驚呼“再也不敢吃生食了”——在南昌大學基礎醫學院第三屆暑期實驗室開放日活動現場,一個個鮮活的科學瞬間,正在500余名中小學生的心中播下探索的種子。這場以“探索生命奧秘,提升科學素養”為主題的科普盛宴,以最為生動的方式揭開了生命科學的神秘面紗。

微觀世界里的 驚嘆號

“老師,我看到草履蟲在水里面游啦!”細胞與分子實驗室里,小學生們在顯微鏡前興奮地大喊著。在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志愿者的指導下,孩子們正親手制作臨時裝片。他們用滴管輕輕吸取培養液,蓋上蓋玻片的動作宛如在精心完成一件藝術品。當單細胞生物的纖毛在視野中劃出靈動的軌跡,當自己口腔上皮細胞的細胞核清晰地呈現在眼前,課本上“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位”這句話突然有了溫度。

在形態學實驗室HE 染色展示區前,學生們圍在顯微鏡旁嘖嘖稱奇,“原來心肌細胞是這樣的‘螺旋排列軍團’??!”一位女生指著染色后的心臟組織切片驚嘆道。老師科普講解道:“這些紅藍相間的條紋,就是讓心臟永不停歇跳動的秘密所在?!痹诎唏R魚實驗室內,當孩子們詢問起斑馬魚的心臟和人類的心臟有什么不同時,他們的眼神中閃爍著對生命奧秘的好奇與渴望。志愿者耐心地解釋道:“斑馬魚的心臟雖小,卻和人類心臟有著許多相似之處,更為難得的是它的心臟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這為科學家們研究人類心臟疾病提供了重要的模型。”孩子們聽得入了迷,仿佛每一次心跳都在訴說著生命的奇跡。他們仔細的觀察著顯微鏡下的斑馬魚,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這份對科學的敬畏與熱愛,在這一刻被悄然點燃。

動手實踐中的 成長禮

解剖實驗中心的急救體驗區永遠排著長隊?!鞍磯荷疃戎辽?5 厘米,頻率要像跟著搖滾音樂的節奏 ——100 次每分鐘!”志愿者一邊演示一邊用流行歌曲打比方,瞬間化解了孩子們的緊張。4人一組的人體模型拼裝游戲中,孩子們圍站在人體模型旁,像小小的科學家一樣,專注而認真地拼接著每一個部件。他們時而低頭沉思,時而熱烈討論,每一個動作都透露出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知的探索。通過親手拼裝人體模型,孩子們不僅直觀地了解了人體的構造,更在動手實踐中體會到了生命的復雜與奇妙。這份獨特的體驗,無疑為他們的成長之路增添了一份寶貴的財富

機能實驗中心的肺通氣量測試成了最熱鬧的 “挑戰賽”?!吧钗鼩?—— 憋住 —— 呼氣!” 當顯示屏跳出 “2300 毫升” 的數字,男生們立刻偷偷比起了高下,老師趁機講解:“肺活量就像肺部的氣球容量,多跑步就能讓這個氣球變大哦!” 。而在病原實驗中心進行皮膚微生物檢測操作時“細菌靠什么生長呢?”“青霉素是從青霉菌中提煉出來的嗎?”一連串的問題如氣泡般不斷涌現。

生命教育里的 啟蒙課

生命科學標本陳列館里,氣氛突然變得莊重,講解員帶領大家向遺體捐獻者默哀時,連最調皮的男生都挺直了腰板。這些“大體老師”用自己的身體教會我們生命的奧秘。當聽到醫學先輩在簡陋條件下制作標本的故事,孩子們輕輕撫摸著玻璃展柜,眼神里多了份敬畏。

寄生蟲標本室的參觀則上演著大型勸學現場?!斑@個肝吸蟲就藏在生魚片類的生食里!”老師指著標本說道,話音剛落,一片 “哇” 聲中夾雜著 “我再也不吃生食了” 的童聲。而當了解到細菌在酸奶發酵、藥物研發中的 “正能量”,孩子們又恍然大悟:“原來微生物不全是壞蛋!”

兩天四場的活動里,550余位家長始終伴隨著孩子的身邊一起參觀,“活動很有意義,孩子說下次還想帶更多的朋友一起去參觀學習?!?一位家長對志愿者們說道。從顯微鏡下的微觀世界觀摩,到學習急救技能;從標本館中對生命的敬畏,到實驗室里秉持的科學精神。這場研學之旅以最為生動的形式向孩子們傳遞:科學并非冷冰冰的公式,而是跳動的心臟、呼吸的節律、生長的活力。

來源: 生命科普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