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自古以來就是藥食兩用的佳品,《中華本草》認為:白扁豆味甘,性微溫。歸脾、胃經,能健脾化濕,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大便溏瀉,白帶過多,暑濕吐瀉,胸悶腹脹,小兒疳積等。
《名醫別錄》記載白扁豆能“和中,下氣”,其食療價值早在唐代·孟詵《食療本草》中即有詳細的記載,認為“久食頭不白”。明·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說:“硬殼白扁豆,其子充實,白而微黃,其氣腥香,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陰氣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濁,故專治中宮之病,消暑除濕而解毒也。”
夏日宜食白扁豆
1.幫助消化
白扁豆性溫味甘,甘能補、能緩、能和,也就是甘味有補益、緩急、和中的作用特征,這里的“和中”就是指通過幫助消化,調和中焦,從而消除飲食積滯。
2.健脾消暑
白扁豆又歸經于脾、胃經,因此首先就作用于脾胃從而達到健脾、和中的作用。白扁豆微溫,溫能化濕,夏季多濕,因此既能化濕,又能消暑。
3.祛濕不傷脾胃
很多人都知道,濕氣重的人可以常吃些薏米,薏米有排濕的作用,但薏米性寒,不適合脾胃虛寒人群和月經女性食用。白扁豆就不一樣了,祛濕的同時不傷脾胃。
白扁豆使用注意
1.適宜人群
它化濕而不燥烈,甘溫補脾而不滋膩。適用于夏秋暑濕吐瀉(宜生用),常年脾虛有濕,食少便溏諸癥尤為宜用。
2.注意事項
白扁豆要高溫加熱煮熟后方可食用,否則可能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中毒現象。
白扁豆不要一次吃太多,否則容易導致腹滿壅滯等不適。
白扁豆食譜
白扁豆可以炒熟吃,或者炒熟后打粉沖服,通常比較多的吃法是煮粥、煲湯或煮水。但是要記得白扁豆要先浸泡。
1.白扁豆水
材料:帶殼的白扁豆30克,炒焦。
做法:敲碎以后加上水,煎煮30分鐘左右,最后再加上紅糖來調味。
功效:白扁豆可健脾化濕,并具消暑的功效。燒焦后煮水可用于暑濕吐瀉,適用于消化不良,腹瀉、大便溏稀等癥狀的人食用。
2.白扁豆山藥粥
夏季宜食白扁豆,健脾化濕、和中消暑!
北辰區疾控中心 衛生監督所
2025年07月08日 15:53
天津
聽全文
白扁豆自古以來就是藥食兩用的佳品,《中華本草》認為:白扁豆味甘,性微溫。歸脾、胃經,能健脾化濕,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大便溏瀉,白帶過多,暑濕吐瀉,胸悶腹脹,小兒疳積等。
《名醫別錄》記載白扁豆能“和中,下氣”,其食療價值早在唐代·孟詵《食療本草》中即有詳細的記載,認為“久食頭不白”。明·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說:“硬殼白扁豆,其子充實,白而微黃,其氣腥香,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陰氣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濁,故專治中宮之病,消暑除濕而解毒也。”
白扁豆
白扁豆簡介
本品為豆科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的干燥成熟種子。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實,曬干,取出種子,再曬干。
【性味與歸經】
甘,微溫。歸脾、胃經。
【功能與主治】
健脾化濕,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大便溏瀉,白帶過多,暑濕吐瀉,胸悶腹脹。炒白扁豆健脾化濕。用于脾虛泄瀉,白帶過多。——以上來源于2020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夏日宜食白扁豆
1.幫助消化
白扁豆性溫味甘,甘能補、能緩、能和,也就是甘味有補益、緩急、和中的作用特征,這里的“和中”就是指通過幫助消化,調和中焦,從而消除飲食積滯。
2.健脾消暑
白扁豆又歸經于脾、胃經,因此首先就作用于脾胃從而達到健脾、和中的作用。白扁豆微溫,溫能化濕,夏季多濕,因此既能化濕,又能消暑。
3.祛濕不傷脾胃
很多人都知道,濕氣重的人可以常吃些薏米,薏米有排濕的作用,但薏米性寒,不適合脾胃虛寒人群和月經女性食用。白扁豆就不一樣了,祛濕的同時不傷脾胃。
白扁豆使用注意
1.適宜人群
它化濕而不燥烈,甘溫補脾而不滋膩。適用于夏秋暑濕吐瀉(宜生用),常年脾虛有濕,食少便溏諸癥尤為宜用。
2.注意事項
白扁豆要高溫加熱煮熟后方可食用,否則可能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中毒現象。
白扁豆不要一次吃太多,否則容易導致腹滿壅滯等不適。
白扁豆食譜
白扁豆可以炒熟吃,或者炒熟后打粉沖服,通常比較多的吃法是煮粥、煲湯或煮水。但是要記得白扁豆要先浸泡。
1白扁豆水
材料:帶殼的白扁豆30克,炒焦。
做法:敲碎以后加上水,煎煮30分鐘左右,最后再加上紅糖來調味。
功效:白扁豆可健脾化濕,并具消暑的功效。燒焦后煮水可用于暑濕吐瀉,適用于消化不良,腹瀉、大便溏稀等癥狀的人食用。
2.白扁豆山藥粥
材料:白扁豆30克,新鮮鐵棍山藥30克,大米100克,紅棗3顆。
做法:將白扁豆洗凈后,加入適量的水浸泡,時間最好4小時以上。將鐵棍山藥洗凈、去皮、切丁備用。把白扁豆含之前浸泡的水武火燒開,轉文火30分鐘,再加入鐵棍山藥丁、大米、紅棗。武火煮沸,轉文火直至粥熟。
功效:這道粥晶瑩剔透,口感爽滑,具有補益脾胃、和中止瀉功效,適用于脾胃虛弱、慢性腹瀉、胃口不開人群食用。
3.白扁豆栗子粥
材料:白扁豆12克,栗子10克,粳米24克,紅糖適量。
做法:同煮粥,待粥熟時加入適量紅糖。
功效:《本草求真》記載栗子可用于“腰腳軟弱,并胃氣不充而見腸鳴泄瀉。”白扁豆、栗子同用,適于脾虛泄瀉、形瘦乏力人群。
來源: 北辰區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