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

節(jié)氣

小雪節(jié)氣過后便是大雪了,大雪是冬季的第三個節(jié)氣,標志著仲冬時節(jié)的正式開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寫道:大雪,十一月節(jié)。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古人曰:“積陰為雪,至此栗烈而大矣”。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優(yōu)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這句出自詩經(jīng)《信南山》,這是一首祭祀雪和雪神的詩歌。意思是:上天沉沉布密云,大地紛紛揚雪花,再加綿綿細雨飄然而下。雪盛雨足年成好,滋潤大地宜莊稼,催我百谷快發(fā)芽。

有道是“瑞雪兆豐年”,大雪時節(jié)蘊含著春日的生機,讓人心生歡喜。

1

大雪三候

**一候:鹖鴠(hé dàn)不鳴。**因天氣寒冷,鳥兒已不再鳴叫。

**二候:虎始交。**由于此時是陰氣最盛的時期,且陽氣已有所萌動,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
虎是哺乳類食肉動物,發(fā)情交配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尤其是東北虎,它們的發(fā)情期就在冬季。

三候:荔挺出。“荔挺”為蘭草的一種,它們會在感到陽氣時抽出新芽。

古人認為,大雪后陽氣已經(jīng)有所萌動,雖然天氣寒冷,但依舊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正如雪萊的名言“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2

大雪傳統(tǒng)習俗

大雪到腌肉忙

每到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陽臺、門前晾著的“咸肉”都讓貓貓狗狗們流連忘返。

老南京有句俗語,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節(jié)氣一到,家家戶戶忙著腌制“咸貨”。

粗鹽、花椒、八角、桂皮、香葉、姜片、白酒、白糖少許炒制到散發(fā)出香味。再將炒制好的調味料均勻涂抹到肉類上面,直到肉色由鮮轉暗,表面有液體滲出時,再把肉連剩下的鹽放進缸內,用石頭壓住,放在陰涼背光的地方。十日后取出,掛在朝陽的屋檐下晾曬干,以迎接新年。

大雪進補

大雪節(jié)氣在冬月前后,對應十二音律中的第一律:黃鐘。鐘是雄渾音,代表聚,意思是陽氣聚在了黃泉之下。白天一天天短,陰氣一天天盛。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此時宜溫補助陽、補腎壯骨、養(yǎng)陰益精,例如牛肉、羊肉、蘿卜都是不錯的選擇。不僅能夠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驅寒保暖。

觀賞封河

“江南江北雪漫漫,遙知易水寒”。大雪節(jié)氣并不是降雪量最大的時節(jié),但大雪過后天氣愈加變冷,南方的雪花也真的來了,北方河里的冰都凍住了,人們可以盡情地滑冰嬉戲,這也是北方孩子獨一份的快樂記憶了。

3

大雪養(yǎng)生

起居宜早臥遲起

**起居宜早臥遲起,**冬日陽氣肅殺,夜間尤甚,要“早臥遲起”。早睡以養(yǎng)陽氣,遲起以固陰精。

此時應當比夏日較早入睡,最遲晚上11點睡覺;而早上如條件允許可至天空發(fā)白才起,以利于陽氣潛藏、陰精蓄積。

同時也要多曬太陽,太陽之精能壯人陽氣,多曬太陽能使全身氣機調和暢達。

動靜結合

古籍有言“冬時天地氣閉,血氣伏藏,人不可勞作汗出,發(fā)泄陽氣”。

“動”也就是避免激烈的運動,做一些中等強度的運動就好,如練習太極拳八段錦等養(yǎng)生操。“靜”可以選擇晨起打坐調息等方式。

忌舔嘴唇穿衣過多

大雪時節(jié),空氣濕度會更低,感到嘴唇干燥時候忌舔嘴唇,舔嘴唇并不能起到滋潤嘴唇的作用,反而會越舔越干,越舔越裂,甚至會造成干裂流血,引起感染化膿。此時需要多補水和涂抹成分簡單干凈的護唇膏。

冬季寒冷,穿衣過多稍微一動就容易出汗,穿過后更容易風邪入侵,記得適當添加衣物。

4

飲食養(yǎng)生

冬吃蘿卜賽人參

醫(yī)圣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出:“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十一月之時,陽氣在里,胃中煩熱”。這恰恰道出了冬令進補高熱量飲食,往往又容易形成積熱內生的癥狀。

此時,水靈靈的白蘿卜就該閃亮登場啦!蘿卜生吃或榨汁飲用能清熱生津防燥,適合肺燥咳嗽、咽干口渴、大便燥結之人。燉熟的蘿卜軟爛美味,更適合脾胃弱的人食用。

山藥枸杞雞湯

對于陰虛血燥之人,牛羊肉等大熱之品不宜多吃,而鴨肉、龜、鱉、烏雞等肉類性平或偏涼,可適當選用。
還可適當加入沙參、玉竹、石斛、黃精、枸杞子、桑葚子等藥材,既美味又滋補,有補益虛損、滋養(yǎng)身體的功效。這一道山藥枸杞雞湯就很合適。

**食材:**懷山藥30克,枸杞15克,烏雞或母雞半只約500克,生姜3~5片,鹽適量。

**做法:**將雞肉洗凈切塊,與懷山藥、枸杞子、生姜一同放入砂鍋,加入適量清水。

大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煲1~1.5小時,撒入適量精鹽即成。

**功效:**養(yǎng)陰健脾、益腎補虛。

風中聞草木,雪里見江山。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日漫漫,溫補為宜。

快和親朋好友一起分享這篇冬日的問候,愿君冬安。

園內風景

來源: 安利植物研發(f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