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來,蚊蟲蠢蠢欲動。當蟲子不小心飛進耳朵,這位“不速之客”不僅讓人感到疼痛不適,若處理不當還可能引起聽力下降、耳道出血等異常癥狀。

很多人會本能地用手掏耳朵,嘗試將蟲子掏出來。其實,這種方法非常危險。耳朵里的皮膚比較嬌嫩,神經分布豐富,掏耳朵不僅會讓蟲子受到刺激往更深處鉆,還容易損傷耳道皮膚甚至鼓膜。一旦鼓膜受損,可能會導致聽力下降、耳鳴、感染等嚴重后果。

當蟲子鉆進耳朵后,盡量不要盲目掏耳,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不妨嘗試如下操作方法:

利用萬有引力

將鉆進蚊蟲的患側耳朵朝向地面,輕輕擺動頭部,依靠重力作用將其甩出來。該方法的原理是利用蟲子自身重力,使其順著耳道自然滑出。不過這種方法成功率不算高,蟲子可能在耳道內掙扎,很難順著重力方向移動。

利用趨光性

大多數蚊蟲具有趨光性,可嘗試在暗處用手電筒的光照射外耳道口。蟲子在黑暗中看到光亮,可能會順著光源爬出來。不過,該方法也有一定局限性。使用時需謹慎操作,如果幾分鐘內沒有效果,就不要再嘗試了,以免延誤最佳處理時間。

滴入液體

在耳道內滴入適量液體,如香油、橄欖油、食用油等,這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這些油性物質會包裹住蟲子,限制其活動,避免其進入耳道更深處,也能減輕蟲子活動帶來的疼痛和不適。等待幾分鐘后,將頭偏向患側,蟲子有可能會隨著油液流出。如果沒有油,用清水也可以,但前提是確認沒有鼓膜穿孔病史。如果家中有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滴耳液,也可以使用。滴入液體后,要注意觀察耳道內反應,如果蟲子沒有流出或出現耳道疼痛加劇、流膿等癥狀,應立即停止使用。

當使用上述方法均無法將蚊蟲取出,或在處理過程中出現頭暈、惡心、嘔吐、聽力下降、耳道出血等異常癥狀,應立即前往醫院耳鼻喉科就診。

就醫過程中,詳細向醫生描述蟲子進入耳朵的情況,包括蟲子種類、進入時間、采取處理措施等,以便醫生更好地判斷病情并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重點提醒:**盡量避免到衛生條件差、蚊蟲多的地方活動。在戶外時,建議佩戴帽子、耳罩等防護用品,減少蟲子飛進耳朵的機會。可以使用蚊香、驅蚊液等驅蚊產品,降低蚊蟲叮咬和進入耳朵的風險。家長也要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讓他們了解蚊蟲飛進耳朵的危害和應對方法,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來源: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